描写丹井的宋诗诗句
描写丹井的宋诗诗句。
描写丹井的宋诗诗句
丹井[dān jǐng]
释义:
1
丹石之井。
2
炼丹取水的井。
列表:
-
1
丹井自深桐暗老,祠宫长在鹤频来。
徐铉《题紫阳观》 -
2
仙翁上升去,丹井寄晴壑。
许坚《题幽栖观》 -
3
醮坛秋有月,丹井古无泉。
孙迈《简寂观作》 -
4
仙迹空遗丹井在,宦尘行叹老筋骸。
郝某《宣和癸卯登浮光山》 -
5
服食方依炼丹井,跻攀莫近洗头盆。
李处权《题钱德载双清堂》 -
6
白鹤巢兮丹井空,蓬山杳兮烟霞濛。
康与之《招真词》 -
7
灵祠丹井余真迹,祠下老松森百尺。
范浚《游赤松观》 -
8
采药岩峦秀,烧丹井灶香。
晁公武《酆都观》 -
9
化石龟犹在,烧丹井已迷。
陈良翰《三圣殿》 -
10
剑峯誓罔象,丹井藏虹蜺。
师浑甫《清都观》 -
11
鹤影冷翻丹井月,雁声遥带玉关秋。
陆游《冬夜戏书三首 其二》 -
12
新凿淘丹井,常携斸药鉏。
陆游《山家五首 其五》 -
13
采药偶逢丹井客,买蓑因过玉霄翁。
陆游《遣兴二首 其一》 -
14
剑池丹井具苍藓,绛节霓旌已碧天。
杨万里《辞栖真室盖晋僊人李八百故居之址中有遗像云》 -
15
灵山古佛地,丹井列仙家。
喻良能《桐汭》 -
16
紫台凤去天关远,丹井龙归地轴深。
朱熹《崇真观》 -
17
乳泉煖滴烧丹井,芝径畦分种玉田。
许及之《题洪阳洞》 -
18
丹井西头曲堆下,更烦岁晚定疎篱。
林亦之《寄表弟章由之为理曲堆屋庐》 -
19
峰头丹井随潮信,松下禅房旧祖关。
楼钥《宿登山》 -
20
到处山头有丹井,不知如此几迁居。
楼钥《题尤延之给事所藏葛仙翁徙居图》 -
21
樟源岭下炼丹井,建德道间仙女泉。
赵蕃《题曾真君炼丹井》 -
22
自从弱冠为游子,玉融丹井壶山市。
陈藻《纪梦》 -
23
灵茅岁久香犹发,丹井功成水自闲。
张镃《题临川道中玉虚观》 -
24
鹤护青松生老珀,龙归丹井应寒潮。
高似孙《次韵沈台州游桐柏山》 -
25
丹井砂荡潏,玉林桂葱阡。
赵汝谈《次曾景建和谢康乐华子冈诗韵》 -
26
丹井有泉石有拇,流芳直与天地久。
郑瀛《丹崖》 -
27
丹井汲泉深百尺,星杉耸壑到千寻。
戴复古《陈孟参陈明子同游麻姑山》 -
28
平明游子出门去,家住葛洪丹井西。
彭大辩《大涤洞天留题 其二》 -
29
缺唇丹井应千尺,秃顶灵杉恰百围。
洪咨夔《白鹤观》 -
30
下有炼丹井,光怪不容羃。
洪咨夔《辛巳夏四月行西山欲赋未能也得曹泸南壬午冬留题上清诗因次韵 其二》 -
31
泉源自古流丹井,桂子还逢下月宫。
赵抃《和前人有怀二首 其二》 -
32
寻真曾忆观丹井,乘兴徒思泛剡溪。
赵抃《有怀前人》 -
33
山中丹井今无恙,为吊南充谢自然。
方信孺《会仙观》 -
34
经坛烟染千株石,丹井云封万古苔。
李韶《游虎丘》 -
35
丹井千秋泉不竭,芝田万顷草常丰。
杜应然《融州老君洞敕赐真仙岩之图》 -
36
葛仙丹井未湮没,伏波铜柱余峥嵘。
王迈《送陈君保作喆赴广漕》 -
37
要识根茎来处远,葛仙丹井冷云边。
释智愚《端书记赴云城辟命》 -
38
况复僊翁丹井在,碧霄歧路不须迷。
陈白《妙智寺 其二》 -
39
丹井清泠夜向分,露庭吟苦更谁闻。
吴惟信《寄诗友》 -
40
未让葛洪丹井灵,石根流水更清泠。
姚镛《龟松泉》 -
41
丹井红泉南谷老,似渠宗旨更难明。
林希逸《论文有感》 -
42
任敦丹井寒,董奉杏坛古。
白玉蟾《怀仙楼歌奉呈鹤林尊友》 -
43
药炉埋白云,丹井浸枯木。
白玉蟾《游简寂观》 -
44
晓猿夜鹤不堪听,丹井药炉何所依。
白玉蟾《山中》 -
45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锁寒叶暝。
白玉蟾《端午述怀》 -
46
捣药声干人已仙,万丈丹井一泓泉。
白玉蟾《仙岩行》 -
47
捣药声干丹井寒,虹桥一断收霞幕。
白玉蟾《谒仙行赠万书记》 -
48
木鱼唤粥蝴蝶醒,岩头残月沉丹井。
白玉蟾《仙岩金仙阁》 -
49
月落半山丹井水,猿声惊断满天星。
白玉蟾《赞历代天师 第二十六代讳嗣宗》 -
50
仙公韬光丹井兮,发函书于船头。
孙因《越问 神仙》 -
51
丹井稚川成药处,双峰滕子读书基。
施梓人《葛稚川炼丹室》 -
52
我来愿乞丹井水,为洗诗书双眼明。
萧立之《题玉庭观二首 其一》 -
53
徘徊莫可觅,酌尽丹井泉。
罗与之《玉梁道中杂咏 其九》 -
54
云深丹井远,城老古州余。
刘黻《剡县呈何视履》 -
55
方枕藤花软,一瓶丹井寒。
舒岳祥《溪上小憩》 -
56
月生丹井树林静,烟新碧桃溪涧幽。
释行海《寄赤城新珩讲师》 -
57
石浅易知丹井味,洞深难见白云踪。
释行海《天竺浮寻小楼》 -
58
丹井金龙藏洞府,杞丛花犬荡霞扉。
李师中《天目山》 -
59
惟有炼丹井,甘冽无等夷。
陈舜俞《毛公坛》 -
60
天然物外清修地,岩头残月沈丹井。
徐几《天壶》 -
61
更欲长生汲丹井,山中笑倒葛仙翁。
方回《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其七》 -
62
药炉云冷灰无火,丹井松阴地有泉。
胡次焱《题观壁诗》 -
63
丹井月空梧积满,瑶台雨渍藓埋深。
董嗣杲《重过清虚庵》 -
64
丹井久湮芜,蜕骨何由灵。
邓剡《简寂观》 -
65
跨鹤仙姬去不来,白云一片封丹井。
高照《金精山》 -
66
龙去涎留丹井湿,燕归泥落墨池香。
仇远《五日》 -
67
鹤仙迟子来,丹井𠻳寒冰。
陆文圭《赠刘宗道自金陵来游茅峰》 -
68
巢松老鹤鸣丹井,笼月梅花摇素影。
彦修《夜宿武夷宫》 -
69
丹井千年犹好在,青山九锁不曾封。
苏遹《大涤洞天留题》 -
70
丹井虽存人杳漠,松巢空见鹤飞翔。
陈孟阳《答清江钱大尹问閤皂山中景》 -
71
云中丹井出天然,白石当年煮尚坚。
任安《云湖山》 -
72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司马光《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
73
丹井寂寥终古在,鸾骖怅望几时还。
李山甫《和王漕使逵游麻姑山》 -
74
八百仙来不记年,剑池丹井尚依然。
潘兴嗣《八百石洞》 -
75
不见棠梨司命宅,空余丹井一泓清。
陈辅《下泊宫》 -
76
地有藏丹井,人传不死乡。
刘攽《古槐二首 其一》 -
77
斗坛石凝云三尺,丹井泉寒月一泓。
杨杰《简寂陆先生祠》 -
78
仙去空留炼丹井,境清疑有辟尘犀。
杨杰《游宝林招李簿梅尉》 -
79
元丰敕书为旌表,故故丹井存遗基。
蒋之奇《寄题梅坛》 -
80
丹井光长在,空堂貌亦存。
郭祥正《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许先生书堂》 -
81
至今丹井泉源涌,下接三江连五湖。
黄诰《题道岩二十韵》 -
82
丹井有泉仙迹在,玉书藏穴禹功成。
杨侃《游龙瑞观》 -
83
经台复丹井,扪萝常遍临。
林逋《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隠寺寓怀》 -
84
炼丹井畔春萧索,知在蓬莱第几重。
舒亶《归郡书金峨二首 其一》 -
85
丹井泉来冰熨齿,石床云卧浪摇身。
翟思《次董野迂焦山韵》 -
86
寒通炼丹井,润接放生池。
许仲蔚《葛溪》 -
87
东已窥丹井,西将造嘿轩。
孔平仲《守倅自开元观食起欲往紫极宫道过余之家园乃屈同游太守自以为能知地形余故议卜居之处也以诗谢焉》 -
88
古木清阴丹井栏,夜来凉月屋头还。
黄庭坚《答明略并寄无咎》 -
89
丹井经台接岩洞。
王随《句 其五二》 -
90
丹井泉澄天影小,玉坛风冷磬声微。
释智圆《书山中道士壁》 -
91
月寒丹井立,霜白醮坛归。
陈元老《道士》 -
92
神仙已往遗基在,丹井凄清绝点埃。
刘安上《登炼丹山三绝句 其二》 -
93
引水江分碧,烹丹井为红。
唐庚《杂诗二十首 其一二》 -
94
雨余丹井溢,苔入醮坛荒。
唐庚《游仙云宫》 -
95
丹井秋来就,心灯夜半传。
曾开《李伯纪丞相挽诗 其五》 -
96
丹井沉沉寝月明,丫髻仙童把参斸。
林灵素《游天坛》 -
97
阿瞒安知眇道士,丹井至今存故处。
程具《石牛洞》 -
98
仲氏近剖符,炼养窥丹井。
李纲《似表复以诗来再次前韵并简似矩待制似之舍人》 -
99
幽草欲迷丹井处,乱峰依旧白云生。
范仲淹《依韵和魏介之同游玉仙坛》 -
100
丹井通仙穴,西山接翠屏。
宋绶《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