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朝的宋诗诗句
描写中朝的宋诗诗句。
描写中朝的宋诗诗句
中朝[zhōng cháo]
释义:
1
临朝之时。
2
汉代朝官自武帝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
3
朝廷;朝中。
4
指朝廷官员。
5
偏安江左的东晋、南宋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西晋、北宋为“中朝”。
6
指中原。
7
中原王朝。
列表:
-
1
寄向中朝谢故人,为说相思意如此。
徐铉《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因为长歌聊以为报未竟复得子乔校书示问故兼寄陈君庶资一笑耳》 -
2
深藏七泽衣如雪,却见中朝鬓似丝。
徐铉《赠泰州掾令狐克己》 -
3
南国求良牧,中朝辍谏官。
徐铉《送李补阙知韶州》 -
4
家世中朝第一流,郡符那得久淹留。
李处权《寄吕季升》 -
5
抗论中朝犹在耳,鸣弓仇敌已临城。
张嵲《忠显刘公挽诗四首 其四》 -
6
秀句自堪消永日,壮怀仍复在中朝。
胡寅《马扩作亭湘江之上来求名以饮江名之》 -
7
岁满亟来旋,中朝着翔步。
宋祁《感旧送虞曹杨员外》 -
8
中朝人物竞推先,富贵前涂看永年。
仲并《黄兵部生辰 其一》 -
9
今看太史牛马走,往见中朝鸳鹭行。
晁公遡《送邵仲象如吴下》 -
10
自是中朝人第一,更将威信憺要荒。
黄公度《别陈景明二首 其一》 -
11
禁中朝夕诲,帝右老成人。
宋祁《内阁孙侍郎生辰纪德》 -
12
中朝鹄发俊,得谢宠安车。
宋祁《纪赠致政燕侍郎》 -
13
南阙朝奏书,中朝夕鸣佩。
叶清臣《累日前伏蒙袖书临访并小文编及明堂图披玩寻绎弥增景服偶书二百四十言以伸谢臆伏惟采览》 -
14
公今阔步蹑中朝,顾我一麾方出守。
曾协《次韵翁士秀病起》 -
15
中朝共惜无双士,绝塞贪看第一人。
吴沆《句 其三三》 -
16
一马龙骧后,中朝草创初。
周麟之《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三》 -
17
四海声名久,中朝德齿优。
汪应辰《挽侍读龙图学士周公》 -
18
左学驰声旧,中朝得录初。
韩元吉《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 其一》 -
19
-
20
中朝第一人,沙漠今宣威。
洪迈《送王诚之舍人使北方得挥字》 -
21
万里夔州守,中朝禁省臣。
陆游《寄张真父舍人二首 其一》 -
22
殷勤为报中朝旧,睡足平生是建州。
陆游《送钱仲耕修撰》 -
23
雾雨昏昏地气腾,盘中朝暮厌驱蝇。
陆游《雨止顿寒遂有晴意》 -
24
乞得奉祠还自愧,犹将名姓到中朝。
陆游《奉祠》 -
25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陆游《枕上作二首 其二》 -
26
中朝文有汉唐风,南渡诗人尚数公。
陆游《观渡江诸人诗》 -
27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范成大《夏至二首 其二》 -
28
使节番禺重,中朝社稷臣。
周必大《次韵芮漕国器忆去年上元二首 其一》 -
29
直道盖中朝,雄名横六合。
喻良能《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十小诗奉寄 其七》 -
30
人物中朝第一人,胸蟠万卷笔如神。
喻良能《寄洪舍人二绝 其一》 -
31
昔在中朝日,长怀只影伤。
项安世《送刘坰登第赴调二首 其一》 -
32
请回南国条枚笔,归主中朝礼乐盟。
项安世《和宋帅出示所送李大著诗 其二》 -
33
中朝文字家,独叹仁公门。
项安世《再过溧阳县见李侍御二首 其一》 -
34
持橐中朝贵,餐毡异域留。
项安世《张澧州挽诗 其一》 -
35
不枉中朝推范吕,小申公畔有荥阳。
项安世《贺范安抚上事十绝 其四》 -
36
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阊阖。
梅尧臣《送祖择之学士北使》 -
37
桥梁显刻认中朝,仙迹遗风不可招。
许及之《过赵州石桥》 -
38
集贤说道虚传耳,惭愧中朝第一人。
虞俦《得集贤回字》 -
39
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
楼钥《刘吏部挽词 其三》 -
40
形势中朝壮,衰离伪境多。
杨冠卿《壬午杂诗 其二》 -
41
后进思高谊,中朝念信臣。
王炎《张尚书挽诗 其二》 -
42
中朝豹尾班,讵可欠老成。
王炎《送朱大卿归龙舒》 -
43
中朝文物政须此,刺史郎官谩今昨。
赵蕃《毕叔文借示郭峡州诗二轴志其所见》 -
44
中朝当极治,人物近臯夔。
赵蕃《季萧兄三贶诗且辱出示陵阳墨帖敢次韵一首为谢》 -
45
三见中朝入,徐行每后人。
张镃《送喻叔奇工部知括苍二首 其一》 -
46
南纪山川题欲遍,中朝文物写无遗。
张镃《诚斋以南海朝天两集诗见惠因书卷末》 -
47
中朝吕范氏,端的有余师。
孙应时《送史同叔司直造朝 其二》 -
48
前日巴东守,中朝涑水家。
孙应时《挽司马季若知郡 其一》 -
49
近甸勋劳着,中朝宠眷隆。
陈淳《挽王郎中五首 其五》 -
50
经筵虽旧事犹新,似续中朝入荐绅。
韩淲《朱敬之监簿求泉南添差倅去泊灵芝》 -
51
圣明天子崇恭俭,合向中朝正羽仪。
徐玑《寿权漕大卿 其二》 -
52
人事纷纭似飞絮,钟漏声中朝复暮。
张方平《劝酒行》 -
53
华缄不贵中朝士,草具甘分北宕薇。
释居简《刘诚道访疎寮》 -
54
南国犹歌绔,中朝谩曳绅。
陈宓《挽陈外府丞》 -
55
门外风波僧自识,山中朝莫客曾知。
高翥《重游无量院》 -
56
声名尚作中朝重,事任宁辞举世难。
王遂《送王冠卿罢郡归 其一》 -
57
中朝两说分,各植汉赵帜。
洪咨夔《送丘都承》 -
58
定入中朝局,还支内赐钱。
薛师石《送赵端行廷对少寓期待之意》 -
59
却须更问萧太傅,中朝外郡谁当虑。
魏了翁《送张匠监以秘阁知赣州》 -
60
有唐藩方既旅拒,中朝独仰江淮租。
魏了翁《送张总卿护饷益昌》 -
61
圣代论思秩,中朝博议官。
岳珂《十二日诹吉受通议大夫告再书述怀二首 其一》 -
62
曾窥遗制辨中朝,更帖骁游八座貂。
岳珂《六月二十一日内引赐对缉熙殿玉音宣问漏下数刻将退赐金币香茗有差既而御笔除长地官将旨八路复赐一札兼镇姑孰敬纪感遇以昭恩荣四首 其三》 -
63
缀迹中朝十四春,精镠两锡带围新。
岳珂《十月廿五日有诏以予班六卿赐对衣金带鞍马二首 其一》 -
64
中朝峩豸者,多用满归人。
刘克庄《送刘连江之官》 -
65
中朝安可无耆旧,故事犹应问老更。
刘克庄《傅谏议和予所赠傅监仓诗复用前韵一首》 -
66
中朝典册须鸿笔,何必然藜照蠹鱼。
刘克庄《题袁秘书文藁》 -
67
向来文字擅中朝,留落而今赋大招。
刘克庄《次韵实之春日二首 其一》 -
68
宗伯中朝第一人,向来曾卜太初邻。
刘克庄《挽郑令人二首 其二》 -
69
倩谁分我杯羹去,寄与中朝食肉人。
许棐《山间》 -
70
中朝定有更生疏,野老空添雪鬓长。
林希逸《记事》 -
71
十传先辈家声大,又喜中朝诵句新。
林希逸《寄建安山长徐平父》 -
72
中朝人物久无俦,何不容渠侍璪旒。
林希逸《送方潮州》 -
73
中朝更几局,鸣世独铮铮。
林希逸《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三》 -
74
公家中朝第一人,一门兄弟皆朱轮。
释善珍《寿曾大监》 -
75
中朝耆旧半沦亡,忧爱胡为𤱶亩忘。
徐元杰《赠欧阳奇父偕弟益卿赴省》 -
76
上有封题三道印,多是中朝清要官。
王柏《拍手行》 -
77
近世无佳郡,中朝有此公。
方岳《送章监丞守广信 其一》 -
78
我闻报中朝,四境已清肃。
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
79
自公边用足幕府,不费中朝一毫力。
李曾伯《寿襄阃》 -
80
外阃规模萧葛上,中朝勋望范韩齐。
李曾伯《寿蜀帅 其二》 -
81
中朝知旧如相问,试把吟篇举似看。
李昴英《送张子元班见》 -
82
八景定中朝十极,五云深处步三台。
施枢《杨蟾川铁佛普度会 其一》 -
83
南渡好诗都刻尽,中朝名士与交多。
蒋廷玉《赠陈宗之》 -
84
中朝鸾鹤何仪仪,慷慨大体能者谁。
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范希文》 -
85
庙下春行香雾合,观中朝茹药牙尖。
蔡襄《梦游洛中十首 其四》 -
86
但得中朝常有道,何妨右史左迁官。
胡仲弓《送后村去国二首 其二》 -
87
逆知后日清流祸,厌作中朝时样官。
胡仲弓《送吕时可监丞朝假归里》 -
88
中朝满目皆知己,还有篇诗遣寄不。
胡仲参《留别社友》 -
89
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佳人陆士龙。
陈羽《句》 -
90
边将才无日越晖,中朝人是李斯非。
陈着《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 其四》 -
91
过客厨丰路碑炫,中朝赂重里言夸。
陈杰《小惠》 -
92
半纪婴孤垒,中朝扼柄臣。
方回《平章吕公挽词二首 其一》 -
93
自是中朝柱石材,西风尘土暗蒿莱。
陈允平《送赵知县归天台》 -
94
山中朝露闲观槿,岭曲春风自采薇。
俞德邻《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 其二》 -
95
中朝人物总称贤,恬退闲居又几年。
黄庚《上李承旨学士 其三》 -
96
半年传舍劳供亿,德色中朝动搢绅。
艾性夫《安南贡象》 -
97
中朝将帅论功赏,不及江南一白丁。
郭彦章《题庐陵义士传》 -
98
中朝故人岂念我,重裘厚履飘华缨。
司马光《苦寒行》 -
99
南纪光华减,中朝俊秀贫。
司马光《梅圣俞挽歌二首 其二》 -
100
时贤临水国,天气似中朝。
王禹偁《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