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两朝的宋诗诗句
描写两朝的宋诗诗句。
描写两朝的宋诗诗句
两朝[liǎng cháo]
释义:
1
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
2
指两个国家。
列表:
-
1
流水东西傍帝台,六朝重为两朝开。
朱存《金陵览古 潮沟》 -
2
两朝雨露书中得,满箧诗章物外寻。
贾玭《寄赠宣义大师》 -
3
悟解真空始壮年,两朝供奉近炉烟。
韩溥《奉扬英公大师诗匠》 -
4
三殿荷恩卿相看,两朝承宠帝王知。
颖贽《赠英公大师》 -
5
两朝冠盖尊元老,千载风云屈壮图。
陈古《过武侯庙》 -
6
两朝推巨德,万务罄斯猷。
宋祁《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 文正王丞相》 -
7
两朝资弼亮,四海頼陶甄。
吴芾《挽汤丞相三首 其二》 -
8
桃李旧邦千里爱,丹青遗像两朝臣。
王十朋《祠颜范二公》 -
9
金华自是金闺彦,金口褒扬两朝眷。
王十朋《题何子应金华书院图》 -
10
夜宴设逻臣拜洗,两朝厥荷情感勤。
余靖《胡语诗》 -
11
欲问东南两朝事,风枝潇洒似谈清。
王十朋《晋时松》 -
12
两朝隆柱石,四海入陶甄。
洪适《陈左相挽诗三首 其一》 -
13
两朝尊辅拂,一德赞规恢。
洪适《汪枢使挽诗二首 其一》 -
14
两朝恩光照岩穴,映墙竹柏清阴同。
李流谦《白云先生鲁叶殿丞交之父有隠节其居徽考所赐旁为魏高士守一庵高士上皇所宾礼庵亦赐地也高士亡矣而白云之后至食不给过之慨然为赋此篇》 -
15
莫笑浑如霜叶暗,两朝曾见圣君来。
陆游《故袍》 -
16
愁雨留花花已阑,作晴犹喜两朝寒。
杨万里《和仲良催看黄才叔秀才南园牡丹》 -
17
热嫌连日甚,凉惜两朝迟。
杨万里《憩连岭店》 -
18
才一两朝晴炫野,又三四阵雨鸣廊。
杨万里《春半雨寒牡丹殊无消息》 -
19
未应两朝旧,不侍九重侧。
杨万里《题张季长少卿饰庵庵名取告词云学足以自饰》 -
20
两朝相望九十祀,长庆集中偏属意。
周必大《进谢御书古诗》 -
21
玺书重叠两朝赐,更助吾皇节雨晹。
李洪《龙井》 -
22
千载图画文献在,两朝开济政明昭。
朱熹《跋睢阳五老图卷》 -
23
千载画图文献在,两朝开济政明昭。
吕祖谦《睢阳五老图赞》 -
24
四海衣冠多后进,两朝几杖旧同遨。
陈傅良《和郡守沈持要赏柑之什三首 其三》 -
25
两朝倚才刃,三接承睿奖。
楼钥《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 -
26
两朝忠卫上,四海雅推公。
楼钥《杨武恭王挽词 其一》 -
27
黄州号辞伯,两朝专文章。
石介《赠李常李堂》 -
28
尊荣三代礼,拥佑两朝功。
文彦博《慈圣皇太后挽词 其一》 -
29
两朝推旧德,一代仰高文。
文彦博《故相国元宪宋公挽词 其一》 -
30
一纪玉堂司大笔,两朝金鼎主和羹。
文彦博《王太师挽词 其一》 -
31
两朝耆宿真英武,一代谋谟实柱桓。
文彦博《睢阳五老图》 -
32
看取乾坤具寿域,两朝时节聘车通。
崔敦诗《金国贺正旦使人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 -
33
于赫两朝,德宏业峻。
曾丰《绍兴淳熙两朝内禅颂》 -
34
两朝脗合,时迺自然。
曾丰《绍兴淳熙两朝内禅颂》 -
35
两朝多侍从,四海一端明。
曾丰《呈江西仓使汪太社二首 其一》 -
36
结发逢明主,驰声着两朝。
欧阳修《宋宣献公挽词三首 其三》 -
37
出入两朝推旧德,周旋三事着嘉谋。
欧阳修《宋司空挽辞》 -
38
四镇名藩忽十春,归来白首两朝臣。
欧阳修《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其二》 -
39
两朝五起岂不遇,胶漆摆撼难为坚。
孙应时《斗南竹林祠歌》 -
40
两朝高献纳,六郡凛威名。
孙应时《挽吴给事芾 其二》 -
41
家传笔法学光尧,圣草真行说两朝。
杨皇后《宫词 其二八》 -
42
扶持三蜀在,出入两朝荣。
王翥《吴宣抚故宅》 -
43
两朝褒赏衣冠旧,一德充融礼乐隆。
傅行简《题博士袁公文苑像》 -
44
两朝玩物固丧志,异类报国乃仗义。
赵汝鐩《义兽行》 -
45
两朝功罪乾坤定,二子文书日月光。
张潞《嘉定辛巳之官经游浯溪读碑感慨为赋七言》 -
46
德名三后并,母道两朝尊。
洪咨夔《太后挽诗 其一》 -
47
两朝推重德,当世服纯诚。
韩琦《太尉侍中宋公挽辞三首 其二》 -
48
两朝寓至鉴,四海仰日月。
岳珂《予控免不获命恭读诏书圣训有朕正欲为卿直前枉之语感激思奋始决小草之谋》 -
49
两朝庆祐具盛时,众贤一念犹西陲。
岳珂《后元祐行上辨章乔益公》 -
50
两朝开济,万古阖辟。
岳珂《张忠献时义诚力二帖赞》 -
51
际遇两朝圣主,中兴徽庙禅丛。
释智愚《新建浄慈天锡庄请赞》 -
52
两朝还观魏,何日见觚棱。
元绛《因览状元节推和诗再和一首》 -
53
身事两朝奚所补,恩覃五世亦何荣。
徐经孙《长孙敏学授承务郎》 -
54
两朝人物号耆英,九折崎岖亦饱经。
林希逸《赵虚斋挽诗 其一》 -
55
两朝凡几奏,书不与人亡。
林希逸《刘殿讲大卿挽诗 其一》 -
56
两朝名法从,一世大宗工。
林希逸《挽后村五首 其一》 -
57
两朝表异诏言温,忠厚根基百世培。
牟子才《庆丁大监 其一》 -
58
边疆多崄历,麾节两朝推。
徐元杰《挽辛宪若五首 其二》 -
59
奈何灾异过两朝,犹复留此大饕餮。
高斯得《记二首儿四日雷二异》 -
60
两朝搜辑摩日月,往往呼喝羞庭衢。
邓有功《贺刘掞赴召史馆校勘》 -
61
两朝贤太守,一代老诗仙。
顾逢《西湖书院重建三贤堂 其二》 -
62
霜风才办两朝晴,怪听敲窗又雨声。
姚勉《招友人凤山观雪》 -
63
泣血两朝事,披肝一万言。
刘黻《拜无垢先生祠》 -
64
两朝圣化,四海欢声。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三○》 -
65
黉宇祠堂塑像新,两朝邦伯间邦民。
方回《徐逊绵题三贤祠堂诗有云士死惟留姓与名天下第一议论也再赋二首 其二》 -
66
两朝纶浡倾前古,四海绅緌立下风。
方回《寄集贤阎子静学士》 -
67
两朝参预庆源长,愧我蒹葭玉树傍。
方回《送王宣慰中斋上温州 其一》 -
68
弱冠知名动紫宸,两朝际遇荷恩深。
方一夔《闵忠》 -
69
行脚见淳祐诸老,住院历南北两朝。
释月磵《印甥请赞》 -
70
澹然相对各成翁,谁管两朝经乱治。
释月磵《家兄同帧寿容》 -
71
不争一月大小闰,犹是两朝耆俊人。
刘辰翁《寿城山六十五》 -
72
粹德两朝慕,清风四海孤。
金履详《挽北山子何子三首 其一》 -
73
万国母仪坤积载,两朝圣嗣日光辉。
陈襄《慈圣光献太皇后挽词二首 其一》 -
74
两朝典策成挥笔,二府勋庸在运筹。
韩维《和晏相公答邵校勘》 -
75
至死执刀唯骂贼,自言不作两朝臣。
郑思肖《五忠咏 都统王公》 -
76
执法庭坚亦太坚,两朝窃负总无缘。
陈普《咏史 夏后氏》 -
77
风云万里气无敌,雨露两朝恩有辉。
赵云《题汪水云诗卷》 -
78
两朝成草莽,九庙杂龙蛇。
宋无《蕃厘观感琼花》 -
79
光华两朝内,文字一生中。
韩维《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其三》 -
80
未说两朝亲捧日,且言一柱独擎天。
蔡槃《谒范文正公祠》 -
81
人伦风化归三世,王室功劳属两朝。
曾巩《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一》 -
82
二臣嬖两朝,事君为悦豫。
刘敞《杂诗》 -
83
簪缨三寿客,笔削两朝书。
王珪《依韵和吴相公史院开局》 -
84
我亦起白屋,两朝直紫垣。
王禹偁《一品孙郑昱》 -
85
两朝掌文翰,十年侍冕旒。
王禹偁《月波楼咏怀》 -
86
两朝行直道,万国变淳风。
王禹偁《送赵令公西京留守》 -
87
两朝书命媿无才,谩逐词臣侍玉阶。
王禹偁《寓直偶题》 -
88
两朝黄阁预弥纶,又策春坊第一勋。
王禹偁《送南阳李太傅 其一》 -
89
四纪袆衣盛,两朝长乐尊。
司马光《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其二》 -
90
两朝空献替,万里孰呼号。
苏颂《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贤述梦诗其间叙卫公事几尽辄拾其遗逸再次前韵》 -
91
两朝云露陪嘉宴,二纪尘埃愧旧题。
苏颂《三月十七日三舍人宴集西省刘叔贡作诗贻坐客席上走笔和呈》 -
92
两朝临大宝,九载运璇玑。
苏颂《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 其一》 -
93
两朝全宠遇,一节贯忠纯。
苏颂《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 其一》 -
94
两朝人物叹贤豪,凛凛清风晚见褒。
王安石《寄郎侍郎》 -
95
两朝身与国安危,典策哀荣此一时。
王安石《忠献韩公挽辞二首 其二》 -
96
宰衡倚頼更三圣,神器传归定两朝。
强至《留守安抚司徒侍中生辰三首 其二》 -
97
二臣嬖两朝,事君为悦豫。
刘攽《杂诗 其五》 -
98
四转更注意,两朝公受遗。
刘攽《挽故相国尚书令忠献公 其一》 -
99
礼攽三事宴,史发两朝余。
黄履《史院席上次首相吴公元韵》 -
100
两朝将相经纶业,千古弦歌礼义乡。
杨杰《昼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