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东都的宋诗诗句
描写东都的宋诗诗句。
描写东都的宋诗诗句
东都[dōng dōu]
释义:
1
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
2
代指东汉。
3
长安东都门的省称。
列表:
-
1
吾兄失意在东都,闻说襟怀任所如。
徐铉《寄江都路员外》 -
2
东都人陆海,游集若为忘。
苏籀《送程孚叟知归州 其二》 -
3
往在东都日,伤心丙午年。
张元干《挽少师相国李公 其二》 -
4
君不见东都之傍永安道,车辙平来生碧草。
张嵲《寒食行》 -
5
复会东都临四海,众星环拱万斯年。
胡寅《永州天申节锡宴致语口号》 -
6
东都西洛暗兵尘,昼引狐狸上黄道。
曹勋《春光好》 -
7
何日东都参第赋,班生犹是令兰台。
宋祁《过洛阳有作》 -
8
见说阿房曾有赋,声名速为诧东都。
冯时行《送王公佩之泸》 -
9
忆昔客东都,猥厕英游数。
王之望《赠范觉民》 -
10
公虽居东都,天下日望公登庸。
吴芾《哭元帅宗公泽》 -
11
洛阳去东都,雉堞遥相望。
吴芾《哭元帅宗公泽》 -
12
谁能更继东都守,长使山阴水旱无。
王十朋《望湖亭》 -
13
会稽疏凿自东都,太守功从禹后无。
王十朋《马太守庙》 -
14
煌煌艺祖中天业,东都实宅神明隩。
陆游《夜读东京记》 -
15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羌语。
陆游《送范舍人还朝》 -
16
东都宫阙郁嵯峨,忍听胡儿敕勒歌。
陆游《纵笔三首 其二》 -
17
中原烟尘一扫除,龙舟泝汴还东都。
陆游《闻鼓角感怀》 -
18
君不见昔时东都宗大尹,义感百万虎与狼。
陆游《感秋》 -
19
三灵实扶艺祖业,万国共仰东都尊。
陆游《送潘德久使蓟门》 -
20
忆昔东都有事宜,夜传帛诏起西师。
陆游《老将二首 其一》 -
21
东都父老今谁在,肠断当时谏浙灯。
陆游《谢韩实之直阁送灯二首 其一》 -
22
东都画手排浮萍,天子独赏一赵生。
陆游《题赵生画》 -
23
剥啄延秋屋上乌,明朝箭道入东都。
范成大《题开元天宝遗事四首 其四》 -
24
蓬莱藏室盛东都,只着古书并老儒。
杨万里《题罗巨济教授蓬山堂》 -
25
正月东都雪,多于旧腊时。
梅尧臣《二十一日雪中赴宿怀邻几原甫》 -
26
东都循吏似名茂,南浦诗人更姓黄。
杨万里《送庐陵宰黄伯庸赴召》 -
27
东都会诸侯,宣王昔于是。
宋孝宗《和史浩曲宴澄碧殿诗》 -
28
姓名元自彻东都,旧日河南肯便疏。
释宝昙《送吕泽父》 -
29
伯鸾长啸出东都,来卜龙邱二亩居。
项安世《酬绍兴梁监酒》 -
30
一时东都空,物理固如此。
项安世《送郑尚书罢帅归福州》 -
31
南国鱼虾厌,东都梦寐思。
梅尧臣《送白珙秀才》 -
32
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
梅尧臣《依韵和杭州梅龙图入淮见寄》 -
33
盍继车攻奏嘉颂,迄今璧帛簉东都。
陈造《管仲二首 其二》 -
34
非复东都会,书王春又春。
薛季宣《读书三首寄景望 春秋》 -
35
分攻自西蜀,指日会东都。
周孚《兵定后寄仲时》 -
36
巨孝东都传,劬劳小雅诗。
吕祖谦《赵路分挽章二首 其二》 -
37
相招神衔图,旅献东都宫。
陈傅良《游鼓山》 -
38
东都今何如,胡马鸣蒿蓬。
陈傅良《游鼓山》 -
39
东都门外问征艘,去国身轻亦太豪。
陈傅良《和郡守沈持要赏柑之什三首 其二》 -
40
东都竞风节,清裁称巨贤。
楼钥《代毛崇夫贺妇翁黄圮老生朝》 -
41
天子除戎戒不虞,修车备器会东都。
杨冠卿《都作院》 -
42
君自东都至西洛,风光相赏不相违。
文彦博《东溪奉送景仁内翰归东都 其一》 -
43
东都有人持汉斧,南国无人系周圄。
曾丰《陈删定日华除广东宪取告中志深考古之语扁斋曰考古斋》 -
44
东都重会省初盟,尔许多年独不惊。
曾丰《欧阳全真为赣佐先余去越七年又为广漕属后余至己酉会于中都》 -
45
东都重风节,先生实启之。
赵蕃《拜严方范祠》 -
46
东都已颠不可救,莽篡未露犹枝梧。
赵蕃《谒孺子祠后由南昌还舣舟之地》 -
47
好在东都孺子孙,壮年曾谒舍人门。
赵蕃《报谒徐大雅仁因以题赠三首 其一》 -
48
东都籍甚汝南许,人物尝更月旦评。
赵蕃《赠许季升五首 其一》 -
49
不是东都徐孺子,谁能背俗访吾曹。
赵蕃《谢徐大雅见过》 -
50
东都皎皎关门卧,鲁国寥寥振履音。
赵蕃《次韵在伯对雪见示》 -
51
西都庸庸生祸胎,东都切切绳公台。
王阮《题严陵钓台一首》 -
52
卓荦东都子,姓名闻十年。
欧阳修《送荥阳魏主簿》 -
53
南国邻乡邑,东都并隽游。
欧阳修《刘丞相挽词二首 其一》 -
54
刘侯家有相业堂,东都旧第城中央。
孙应时《梁山刘制参园亭》 -
55
何时再见东都会,万国衣冠拱帝庭。
孙应时《和甄云卿诗 其一》 -
56
东都陈茂航海时,藐尔阳侯敢肆欺。
周南《咏史 陈茂呵水神》 -
57
身与东都孰重轻,至今犹擅蔡山名。
释居简《蔡山在江阴北湖西相传是蔡邕伯喈墓》 -
58
-
59
且愿吾皇千万寿,早教车马会东都。
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其一九》 -
60
东都人物具煨烬,独有先生迹未灰。
华岳《宿严濑》 -
61
东都门外蚤辞禄,西岘山前不入州。
魏了翁《从事郎致仕史挽诗》 -
62
东都方枕奠,方镇尚根盘。
魏了翁《杨修撰挽诗 其二》 -
63
百年风尘阅穹庐,回首六阁怀东都。
岳珂《右军尚书帖赞》 -
64
手扶銮驾还东都,宫殿千门总如故。
陈元晋《上姚赣州镛寿》 -
65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刘克庄《北来人二首 其一》 -
66
东都台阁犹多士,未便无人续汉书。
刘克庄《辛亥各口占十绝 其一○》 -
67
就中此地尤难得,恼杀东都白侍郎。
李至《所苦之中无以遣闷更题新竹别献五章幸赐披览 其二》 -
68
却将半暗尘沙眼,去看东都御柳风。
元绛《戊戌清明在吴去春阅武于河朔今被召参贰大农悦然有感》 -
69
鼎镬烹东都党,烟瘴磨元祐人。
刘克庄《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三》 -
70
收召东都无处士,记怜北谷有愚公。
刘克庄《寄吴恕斋侍郎》 -
71
谁道东都重名节,故人只唤作狂奴。
刘克庄《高光》 -
72
淳化东都群玉府,光蟠虹霓气龙虎。
释善珍《题逸少真迹》 -
73
梦魂不悟东都远,依旧过从似旧时。
邵雍《代书寄吴传正寺丞》 -
74
每仗晴波寄声去,不知曾得到东都。
邵雍《寄吴传正寺丞》 -
75
洛阳花木满城开,更送东都双榼来。
邵雍《和君实端明副酒之什》 -
76
东都循吏孰,渔阳史君似。
李曾伯《戊申和嘉兴守瑞麦行》 -
77
伫佐修壤歌六月,载铭石鼓会东都。
李曾伯《寿应茶马 其二》 -
78
东都一星下东壁,粲以文鸣斗南一。
李曾伯《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其二》 -
79
东都得尔名节重,西贼闻之心胆寒。
赵汝腾《诇斛峰李纯父右司》 -
80
晋委东都帝秣陵,岂无机会可争衡。
袁太初《金陵怀古》 -
81
祖帐东都门,万口称其贤。
释文珦《二疏》 -
82
庙社奠东都,恃德非恃险。
蔡襄《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 -
83
聘币凡三到水涯,东都莫是欠人才。
胡仲弓《严子陵钓台》 -
84
东都二百年名节,全在桐江一钓风。
陈着《题严子陵钓台二首 其二》 -
85
南州徐高士,姓字满东都。
林同《徐季登》 -
86
东都党锢祸,机阱深九渊。
刘黻《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八》 -
87
元阳诏墨动天霞,喜到东都处士家。
刘黻《又寄 其一》 -
88
何时共作东都客,不厌京尘化旅衣。
金君卿《和周涛见寄》 -
89
不应轻信双青鸟,便遣东都事业休。
邓林《邓郁》 -
90
泽国访羊裘,东都树名节。
何梦桂《寄谢夹谷书隠先生四十四韵》 -
91
东都谁经始,多士传自旧。
方一夔《代寿新城刘尹迪》 -
92
东都贵节义,公实闿其端。
周密《钓台三十韵》 -
93
东都节义惟刘李,颈血犹能溅帝衣。
周密《读靖康杂书有感》 -
94
因拈二公姓,激我懐东都。
董嗣杲《坐暑病初招汪学老医次招黄平斋两公枘凿之甚病者反取多事而黄终奏药绩因有中秋共醉之约漫述长句》 -
95
水竹云山拱画图,因懐唤渡想东都。
董嗣杲《西林桥》 -
96
东都基业随流水,今日斯台尚姓严。
吴龙翰《登严子陵钓台》 -
97
东都一不守,羸马迁龙荒。
文天祥《白沟河》 -
98
一丝千古经纶在,不为东都二百年。
艾可翁《钓台 其一》 -
99
王莽货泉成底事,东都仍用五铢钱。
郑思肖《秋成》 -
100
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
林景熙《谒严子陵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