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东观的宋诗诗句
描写东观的宋诗诗句。
描写东观的宋诗诗句
东观[dōng guān]
释义:
1
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
2
称宫中藏书之所。
列表:
-
1
东观时闲暇,还修喻蜀书。
徐铉《送史馆高员外使岭南》 -
2
石渠东观两优贤,明主知臣岂偶然。
徐铉《奉和子龙大监与舍弟赠答之什》 -
3
东观婆娑树,曾怜甲坼时。
徐铉《史馆庭梅见其毫末历载三十今已半枯同僚诸公唯相公与铉在耳睹物兴感率成短篇谨书献上伏惟垂览》 -
4
偏州莫留滞,东观待繙书。
徐铉《送谢著作之濠梁》 -
5
北轩小槛方栽植,东观新诗已咏歌。
李昉《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强思酬和别披小简盖念短才更竭病怀甘输降款 其五》 -
6
故事留东观,崇恩自上卿。
胡宿《馆中锡宴》 -
7
一身仕东观,三载寄灵台。
宋庠《有邑子夜宿话余先畴芜废》 -
8
黄香入东观,贾谊过西秦。
宋庠《余卧病畿邑御史王君假守潭楚道出于舍下特见存访且寻先子之旧钦承风仪因为诗抒感云》 -
9
茂陵久卧添迟思,东观重归有戏宾。
宋庠《忧阕还台次韵和道卿学士终丧归集贤旧职见寄二首 其二》 -
10
东观曾同入,南宫复雁行。
张嵲《次韵朱希真二首 其一》 -
11
东观他年选,当求江夏孙。
宋祁《送黄秘校书》 -
12
老还东观复怀铅,坐对秋风鬓飒然。
宋祁《老还》 -
13
一时文士罗东观,波涛入笔驱河汉。
王之望《词源图》 -
14
收书恨未齐东观,作记虚传上九天。
黄公度《挽方宋贤四绝 其三》 -
15
西州贤守得高适,东观人才推孟坚。
王十朋《梁彭州归自道山泝流入峡以二诗见寄因次其韵 其二》 -
16
东观丈人起遐想,无为岁月空踟蹰。
林光朝《石渠行送别福建参议李著作器之》 -
17
舍人起视北门草,学士归着东观书。
陆游《和范舍人病后二诗末章兼呈张正字 其二》 -
18
煌煌东观书,无乃太寂寞。
陆游《舒悲》 -
19
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
陆游《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
20
石渠东观中,久矣无若人。
陆游《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九》 -
21
东观并游收昨梦,西湖重到付来生。
陆游《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五首 其五》 -
22
西枢东观具知己,拜了除书却探梅。
杨万里《送徐吉水解组造朝》 -
23
粗行与细注,健笔凌东观。
梅尧臣《依韵答宋中道》 -
24
东观奇童承诏后,南昌故尉欲仙时。
周必大《次韵真父着庭缃梅》 -
25
方履圆冠无愧怍,西昆东观有光华。
周必大《徐商老参议直阁进书登瀛创儒荣堂来索鄙句许示奏稿寄题》 -
26
贤关资善教,东观迈英游。
宋天则《挽吕东莱先生 其二》 -
27
莫年东观有全书,天畀斯文合定居。
释宝昙《赠李磐庵文授》 -
28
东观何如双树家,丝絇归践故园沙。
释宝昙《呈胡舍人二首 其一》 -
29
草奏南宫文似锦,䌷书东观笔如椽。
项安世《送著作范礼部知彭州》 -
30
东观西雍盈记石,南宫北省徧絇丝。
项安世《荆□范侍郎挽词三首 其一》 -
31
倦投东观中郎笔,起读西昆病监书。
项安世《二十四日省宿次杨文公集贤宿直韵兼拟其体》 -
32
东观归来病史官,枕棱刓尽席痕斑。
项安世《贺范安抚上事十绝 其九》 -
33
石渠东观天尺五,壁星下直图书府。
张孝祥《赋沈商卿砚》 -
34
上方治定登文儒,东观石渠森宝书,望公起直承明庐。
张孝祥《读书堂在乌江即唐张文昌读书处自五代至宋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所有》 -
35
每夸爱子对人言,东观同游有艾轩。
林亦之《赵路分挽词三首 其三》 -
36
南宫接东观,天衢势方亨。
吕祖谦《送胡子远著作知汉州分韵得行字》 -
37
东观直笔多所资,蓬莱汉阁生光辉。
楼钥《寄题临江徐秘阁儒荣堂》 -
38
且将东观编摩手,来作南康拊字官。
曾丰《随牒至南康军呈李宰 其一》 -
39
期君布衣应征书,未见却从东观读。
赵蕃《次韵呈审知》 -
40
如君乃作诸侯客,顾使谁雠东观书。
赵蕃《寄怀畏知二首 其二》 -
41
西清东观迟归去,相就盘跚勃窣行。
张镃《约周希稷游湖上园》 -
42
蓬莱东观是亨衢,经国文章要钜儒。
刘过《投诚斋 其二》 -
43
看君已通籍,合上东观游。
韩淲《送余子寿暂回上饶》 -
44
非取金华能占对,但令东观与观书。
徐侨《次韵能之贺除》 -
45
东观成书日,方知百度新。
张方平《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二》 -
46
东观可纵观,北斗当满斟。
释居简《素斋于君实赋别兼简方岩侍郎》 -
47
如登东观图书府,又似西岩水竹村。
戴复古《聂侍郎领客观园林之胜饮中出示名贤书画》 -
48
胡不游东观,胡不游西昆。
度正《寿寺丞唐丈》 -
49
曾向西山传墨印,好游东观籋兰台。
郑清之《送林教授行 其一》 -
50
谁知东观归繙史,仍许西垣缀佩琚。
程公许《正旦上寿紫宸微臣以祀太一初献不预赐茶酒退就殿门少歇俟追班拜正旦贺表》 -
51
西垣贾马征辞客,东观蓬瀛集列仙。
吕文仲《禁林䜩会之什》 -
52
东观秉直笔,南宫司贡部。
王禹偁《五哀诗 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 -
53
昔年东观接英游,岁晚南柯各拜州。
刘克庄《四和》 -
54
初无东观北门梦,只在西山南浦间。
白玉蟾《首夏 其二》 -
55
雄文摛玉堂,直笔插东观。
常挺《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汉字》 -
56
北斗泰山收宝望,东观蓬莱是途辙。
陈着《寄台教王吉甫》 -
57
似闻东观罗遗逸,烦君寄上图经书。
刘黻《焦溪茶》 -
58
南宫接东观,并辔骖天衢。
马廷鸾《馆中送郑著作》 -
59
恩招宴东观,酾酒荷盈车。
王拱辰《史院席上奉和吴相公原韵》 -
60
东观群儒作好官,束书不许散人看。
谢枋得《儒富庄 其二》 -
61
后山三任入东观,脩水七年留北京。
方回《送汪以南教授 其三》 -
62
来游来歌,东观石渠。
金履详《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 其六》 -
63
露门虚近位,东观束残书。
韩维《王侍读挽辞二首 其二》 -
64
身縻东观愿虽阻,日注漳门心岂舍。
曾巩《送程公辟使江西》 -
65
南州鼓舞归慈惠,东观壶觞惜别离。
曾巩《池上即席送况之赴宣城》 -
66
他日重见君,非复东观郎。
刘敞《送秦州通判陆学》 -
67
老厌诸侯客,晚陪东观书。
刘敞《送张器著作》 -
68
东观图书经屡读,旧溪桃李见新芳。
王珪《被诏考制科呈胡武平内翰三首 其二》 -
69
东观已陪窥秘箓,南宫又接较群髦。
王珪《呈景彝偶书》 -
70
可怜东观书垂就,不得君前万岁呼。
王珪《赠礼部侍郎宋次道挽词》 -
71
博士东观客,求官得步兵。
王禹偁《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成均吴博士同年殿省柳丞》 -
72
应笑同时东观客,商于憔悴似长沙。
王禹偁《寄冯舍人》 -
73
頼有遗文在东观,直应千载气如生。
王禹偁《哭同年罗著作五首 其二》 -
74
八年东观知深屈,百日南床祇暂经。
王禹偁《贺冯起张秉二舍人》 -
75
是时杨雄在东观,投阁欲死无人扶。
王禹偁《和冯中允炉边偶作》 -
76
曲台论议于今美,东观繙雠载世兼。
苏颂《次韵宋次道学士重过礼院》 -
77
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
王安石《送萧山钱著作》 -
78
黄香脱枳栖,仍集东观书。
刘攽《寄王深甫》 -
79
谏垣风彩东观笔,不待上计看回舆。
刘攽《送直史馆孙兵部知陕府》 -
80
初从东观游,尚得文字亲。
沈遘《五言次韵和邻几喜司马君实钱君倚章伯镇入省之作》 -
81
南州虽得士,东观却遗才。
徐积《送王潜圣 其一》 -
82
东观豗颓堕壁角,南顾秃鬝亡斗箕。
王令《甲午雪》 -
83
惟有刘东观,时时扣掩扉。
魏野《赠薛田察院兼呈刘大著》 -
84
西山宰字选清强,东观修文辍佐郎。
魏野《送王专著作之任犀浦》 -
85
东观刘郎一古儒,等闲简帖类经书。
魏野《刘烨大著忽惠雅章喜惧交集辄增二咏聊以谢酬》 -
86
亡也重嗟文物去,石渠东观谓无人。
韦骧《咏唐史 虞世南》 -
87
朅来东观弄丹墨,聊借旧史诛奸强。
苏轼《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
88
东观尽沧海,西涉渭与泾。
苏轼《张寺丞益斋》 -
89
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如新。
张舜民《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 -
90
近来又欲东观海,听说毛诗雅颂篇。
苏辙《和青州教授顿起九日见寄》 -
91
东观校雠非老事,眼昏那复竞铅朱。
苏辙《辞灵惠庙归过新兴院书其屋壁》 -
92
东观久寂寥,君王念多士。
孔武仲《送毕公叔使河北》 -
93
西清承密旨,东观类群书。
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 -
94
东观人何处,山阴弟未来。
彭汝砺《昨日陪深之学士饭浄因登罗汉阁期致远不至忆山阴弟各赋一首遂寄二君》 -
95
东观海市俯弱水,南登赤壁凌江村。
李之仪《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 其一》 -
96
汉规群玉府,东观近宸居。
黄庭坚《东观读未见书》 -
97
南宫参掇端如梦,东观分携空复情。
秦观《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饮饯于丁氏园次少蓬韵二首 送平仲学士》 -
98
䌷史谍乎东观兮,裁诰命乎西垣。
秦观《曾子固哀词》 -
99
东观群儒宣宴乐,南荆遗俗重嬉游。
杨亿《奉和御制社日诗》 -
100
即日云屏应隔坐,不须东观待书成。
杨亿《次韵和太仆钱少卿寄赠编修主人宋承旨李舍人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