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东堂的宋诗诗句
描写东堂的宋诗诗句。
描写东堂的宋诗诗句
东堂[dōng táng]
释义:
1
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
2
《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
3
指晋宫的正殿。
4
宋毛滂的号。
列表:
-
1
南国少年推贵重,东堂前辈让贤良。
徐铉《和钱秘监与边谏议南宫同直赠答》 -
2
东堂有平路,莫谒外诸侯。
徐铉《送曾秀才》 -
3
献书北阙下,对策东堂垂。
宋庠《送上元勾簿吴昌卿》 -
4
长乐申君吊,东堂罢禊筵。
宋祁《哀故文节公 其三》 -
5
手折东堂桂,口咏南陔兰。
王十朋《题蒋元肃蕴仁堂》 -
6
东堂万万高攀手,莫负君恩与义方。
王十朋《万桂堂》 -
7
东堂数竹夹新蹊,儿童牢落惟爱一竹鸡。
林光朝《乞竹鸡》 -
8
彼美东堂下,方池谁凿成。
李庚《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 清平阁》 -
9
东堂石榴下,夜饮晓未还。
梅尧臣《忆洛中旧居寄永叔兼简师鲁彦国》 -
10
鬰鬰东堂桂,常期接袂攀。
梅尧臣《依韵和陈秘校见寄》 -
11
东堂有嘉名,窈窕窗纱绿。
范成大《祁门》 -
12
-
13
端成南溪泛,宁复东堂谒。
范成大《知府秘书遣帐下持新诗追路赠行辄次韵寄上》 -
14
偏令南省登金客,争赋东堂片玉诗。
杨万里《宿月岩》 -
15
东堂联折桂,南省继含香。
周必大《鲁季钦敷文挽词二首 其一》 -
16
老菊残梧九月霜,谁将先暖入东堂。
梁克家《赋九月梅花》 -
17
醉翁在东堂,为他栽桂树。
梅尧臣《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 -
18
故家东堂书,高架纷悬签。
虞俦《病后有感作》 -
19
待得东堂枝可折,满山桃李尽舆台。
虞俦《问讯木犀》 -
20
东堂留得最高枝,向道重开果有时。
虞俦《和木犀再开》 -
21
折桂东堂又一回,秋花此外祇凡才。
虞俦《枕上再赋》 -
22
功成寄语邵氏子,有西楼后无东堂。
曾丰《寄题夏椿年赏桂楼》 -
23
东堂质疑匙启钥,西厢坐讲水赴壑。
叶适《送林孔英》 -
24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欧阳修《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
25
少壮东堂奏捷功,浮香仙籍继家风。
刘过《上益公十绝为寿 丹桂》 -
26
三年寄傲南窗月,一瓣为炷东堂香。
程九万《重建东堂》 -
27
长官媿我无才思,却忆东堂旧作家。
程九万《翠峰寺和毛泽堂韵》 -
28
三弄薰风再入弦,东堂珠履压初筵。
度正《奉呈制机》 -
29
兄弟无聊各数年,东堂犹喜聚炊烟。
苏泂《将别颍叟弟》 -
30
锦鳞遂落闲者钓,谁喧歌酒台东堂。
韩琦《又次韵和题休逸台》 -
31
勿效东堂诜,射策矜虚声。
真德秀《题全氏三桂堂》 -
32
二隠昔惭联懿分,同将姓字列东堂。
吕文仲《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其二》 -
33
东堂西府争落笔,诗艳万丈灵星槎。
沈绅《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一》 -
34
东堂得春和,花卉晨露沾。
蔡襄《观宋中道家藏书画》 -
35
夜披东堂集,孤灯炯深青。
董嗣杲《洁牲谢响应龙庙予不及往》 -
36
谁草数行鸦蚓墨,东堂古壁遇知音。
董嗣杲《县斋东堂盆荷着花楼恪斋约客赏之时葛秋岩作草圣和席间韵二首 其一》 -
37
东堂断手平生足,玉井蟾蜍任吐吞。
陈普《咏史 中山王衮》 -
38
怀恩马柳志何卑,挟恨东堂德愈衰。
陈普《咏史 何无忌》 -
39
东堂令史报来时,仙桂云攀第九枝。
于观文《省试中式记梦》 -
40
初射东堂策,巳称济时具。
刘敞《挽叶翰林》 -
41
去年射策雄东堂,今年调官在越上。
刘敞《得萧山书言吏民颇相信又言湘湖之奇及生子名湘戏作此诗》 -
42
西晋登贤日,东堂第一人。
刘敞《鲁拾遗挽词二首 其二》 -
43
会是东堂许为友,自怜扶路不胜悲。
刘敞《送魏广秘校同年》 -
44
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
王珪《呈永叔书事》 -
45
白袍昔纷纷,相与会东堂。
司马光《和吴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 -
46
文学东堂进士第,风流南国相公家。
王禹偁《送严判官归滁州》 -
47
结绶东堂同发策,白头相值益相亲。
司马光《和吴朝议同年谢光与景仁同年见过》 -
48
荷叶田田水满池,东堂真趣几人知。
苏颂《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 其五》 -
49
萧萧东堂竹,异日留息偃。
王安石《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其二》 -
50
发策东堂招儁乂,回舆北苑罢倡优。
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 后殿朝次偶题》 -
51
与子昔献赋,共登东堂籍。
刘攽《送张七和州判官》 -
52
投射东堂策,归来北阙书。
刘攽《卜居书怀》 -
53
愿见却须烦枉驾,奉欢先已辟东堂。
范纯仁《到汉东和张伯常六首 其一》 -
54
未肯放船来北渚,且教载酒去东堂。
徐积《送程守 其一》 -
55
东堂升秘籍,内阁叙清班。
杨杰《天章俞待制挽诗三首 其一》 -
56
宜有诸生知圣作,勉趋贤路起东堂。
刘挚《次韵和门下相公从驾幸太学》 -
57
一门十捧乡老书,四子五折东堂桂。
郭知章《句 其一》 -
58
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落花春寂寂。
苏轼《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 -
59
过客足嗔喜,东堂记分鹅。
苏轼《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 -
60
来岁东堂桂,聊酬一战勋。
林逋《春日送袁成进士北归》 -
61
门生犹记凿龙登,载酒东堂命友朋。
范祖禹《吏部彭侍郎召会冯少师园亭即席赋诗》 -
62
遥怜散发东堂老,正卧风漪六尺床。
释道潜《夏夜智果怀武康令毛泽民》 -
63
萧洒东堂秋正皎,思寻一径上幽亭。
孔平仲《萃胜亭》 -
64
东堂展图画,北牖缀风骚。
孔平仲《七字至一字》 -
65
听君东堂言,去计非苒荏。
吕南公《寄子发》 -
66
相思东堂远,努力文字饮。
吕南公《寄子发》 -
67
晓过东堂探早梅,山翁指处一枝开。
毕仲游《和陈子思舅探梅》 -
68
南浦维舟访,东堂抵榻眠。
秦观《悼王子开五首 其四》 -
69
早得东堂桂一枝,凌云词赋汉皇知。
杨亿《孙寺丞知考城县》 -
70
几年索米住京师,新得东堂桂一枝。
杨亿《表弟章廷评得象知邵武军归化县》 -
71
南浦维舟访,东堂抵榻眠。
贺铸《王迥子高挽章五首 其四》 -
72
东堂黄金藏,龙像俨环拱。
张耒《神运殿望香炉天池等峰晚宿官厅明日早发》 -
73
东堂日虚静,秀色慰无聊。
张耒《种芭蕉》 -
74
老人不睡秋夜长,五更鼓角鸣东堂。
张耒《秋晓》 -
75
主人怜客置东堂,为致炎天十步凉。
张耒《东堂四首 其一》 -
76
东堂岑寂似僧居,年老身闲不读书。
张耒《卧病昼眠秋风作恶》 -
77
东堂岁云暮,永夜有余清。
张耒《东堂夜坐偶成示秬秸和》 -
78
东堂晚望无氛祲,洗出樊山紫翠浮。
张耒《十月二十日夜大雨雹震电先是数日极暖至是方稍晴》 -
79
东堂岁晚直穷寂,落叶寒蔬风雨余。
张耒《东堂即事》 -
80
东堂退食公宫晚,金鼎新烹欲沁脾。
李廌《杨元忠和叶秘校腊茶诗相率偕赋》 -
81
东堂当日偶差肩,屈指今逾二十年。
邹浩《正彦》 -
82
娟娟东堂月,瑟瑟北窗风。
毛滂《解武康县印至垂虹亭作》 -
83
东堂夜寒剑有气,北窗昼静琴无弦。
毛滂《十二月十二日雪晴成允蔡君扁舟携诗见临次韵奉答》 -
84
东堂那记城旦语,唯有诗律曾家传。
毛滂《十二月十二日雪晴成允蔡君扁舟携诗见临次韵奉答》 -
85
东堂老子喜睡人,来借一榻乐未央。
毛滂《立秋日破晓入山携枕簟睡于禅静庵中作诗一首》 -
86
-
87
-
88
东堂枉把归来赋,惭愧寒空倦翮还。
毛滂《东堂独坐怀琳老二首 其一》 -
89
金鞍簇马何时到,试听东堂偪仄吟。
毛滂《定光梅开仆以病未能往观亦缘此辞闾丘之约今辱示诗走答一首》 -
90
-
91
-
92
且来东堂日,相值柳桥西。
毛滂《过静林寺用琳老韵作四绝句 其二》 -
93
金炉送在东堂手,便有清香通四邻。
毛滂《琳老送瑶花数叶云作香烧气甚清馥》 -
94
谁见东堂病居士,山僧乞食亦分余。
毛滂《琳老惠麸干走笔奉寄》 -
95
翠庵只在东堂里,底下扬眉直下看。
毛滂《汲水禅静琳老寄诗因次韵奉寄》 -
96
徐入东堂百步余,虚堂犹记旧来居。
刘允《纪梦八诗 其三》 -
97
仙窟移来成美景,东堂分去结清阴。
罗从彦《和延年岩桂》 -
98
早搴东堂桂,宗寺副惇睦。
葛胜仲《己丑次梅溪乐平寺兄子宗丞尝监镇即寺为廨卒官晚之东庄》 -
99
往在东堂时,唯汝年尚少。
韩驹《送子飞弟归荆南》 -
100
右辅开新府,东堂旧直庐。
孙觌《大资政张公挽词四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