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三清的宋诗诗句
描写三清的宋诗诗句。
描写三清的宋诗诗句
三清[sān qīng]
释义:
1
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
2
道教对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灵宝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的合称。
3
唐殿名,在长安大明宫内。
4
酒名。即清酒。
5
一种以松实、梅花、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
6
三位清廉的人。
列表:
-
1
道从初一变,德合混三清。
宋太宗《逍遥咏 其四》 -
2
本元宗一体,功行录三清。
宋太宗《逍遥咏 其五》 -
3
若能功行满,故是达三清。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三》 -
4
逍遥理路达三清,非是寻常取次名。
宋太宗《逍遥咏 其二》 -
5
象外仙山诸境趣,若非修炼蹑三清。
宋太宗《逍遥咏 其九》 -
6
但秪追游贪聚乐,几人顶戴愧三清。
宋太宗《缘识 其二○》 -
7
三清有路人难到,但守虚无一迳同。
宋太宗《缘识 其九○》 -
8
三清道士无仙骨,八教阇梨毁梵书。
释师体《颂古十首 其一》 -
9
光摇一碧回环水,翠挹三清远近山。
吴沆《三清山》 -
10
门开启圣像双阙,台筑三清伴紫极。
蔡如松《国师南岩诗》 -
11
帝乡云驭若为留,八景三清好在不。
范成大《续长恨歌七首 其七》 -
12
才到松陵即是家,三清阁下寂无哗。
黄由《盘墅 登三清阁》 -
13
苍瑶不刻飞天篆,尽是三清玉帝书。
张镃《堂中安奉高宗寿皇今上御书碑》 -
14
一见三清易,三年一第难。
夏元鼎《祷正一真君》 -
15
丹成却结乔松侣,驾鹤三清乐未央。
程公许《代寿李参预鴈湖先生五十韵》 -
16
莫向人间强分别,一般品职列三清。
程公许《黄香梅》 -
17
身心常在三清路,晓夕先装一炷香。
田锡《干明节祝圣寿 其一二》 -
18
-
19
君今一武登台省,我亦三清直殿庐。
白玉蟾《寄王察院 其一》 -
20
况能蓦直迳路行,一条直上三清阁。
白玉蟾《大道歌》 -
21
三清阁下一团髓,昼夜瑶光光烁烁。
白玉蟾《大道歌》 -
22
三清观里风廊午,满意题诗借榻眠。
张蕴《维扬即事 其五》 -
23
薄暮曲纪城,三清敞仙居。
王奕《金余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 和元遗山一首》 -
24
道源天出三清境,远目明双寸碧岑。
许月卿《寄顾次岳五首 其四》 -
25
一夜缁郎刬醮坛,三清四圣化泥团。
方回《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其三》 -
26
云中直有三清路,尘外都如一局棋。
陈襄《和程大卿游升山》 -
27
别生五气根原固,妙乐三清出处宜。
陈襄《观太原丞相寄惠紫霞园庵新居诗和太素先生》 -
28
昨夜三清醮罢迟,步虚声逐翠云飞。
王镃《游仙词三十三首 其一四》 -
29
蓬莱隔海虽难到,直好三清却不遥。
徐钓者《自吟》 -
30
三清殿前木槿树,朝繁夜暗自相催。
刘敞《三清殿木槿》 -
31
名传六合何昭晰,事隔三清限渺茫。
种放《无题》 -
32
若人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
张伯端《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一六》 -
33
三清路远须由学,九转功成岂怕魔。
罗适《游天台桐柏观二首 其二》 -
34
自生羽翼三清去,不独丹砂九转功。
杨杰《梅坛》 -
35
四皓云间寻旧友,三清路上指前程。
魏野《送太白山人俞太中之商于访道友王知常洎归故山》 -
36
三清殿前拜章夜,香绕真仪七十躯。
黄诰《题道岩二十韵》 -
37
双轮转出三清路,二气烧成九转丹。
黄裳《道中有作呈崔风子》 -
38
由来本是桃源侣,常占三清最上宫。
周彦质《宫词 其六六》 -
39
节拥三清绛,龙骑九色班。
刘弇《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八》 -
40
徧游五岳求真诀,独向三清有主人。
李复《道士李得柔行太乙法曾传御容》 -
41
仙人驾鹤上三清,坛石空留万古名。
王藻《盖仙山六题 仙洞》 -
42
两条直上絜丹田,决言上有三清阁。
张继先《橐籥歌》 -
43
三清门户出无猜,自是凡夫不肯来。
张继先《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三三》 -
44
三清门户三田奥,九转工夫九辙回。
张继先《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三七》 -
45
澄湛药炉分玉粉,凄凉气海彻三清。
张继先《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四一》 -
46
月堂欹枕三清梦,秋榻生尘万卷书。
释智圆《赵万宗入道因寄》 -
47
万事遗高躅,三清肃下风。
邹浩《龙兴观有感》 -
48
因闻大道修真诀,咫尺三清路可冲。
张兟《留题衡嶽观》 -
49
降僊驭兮自三清,谕灵源兮逾百世。
夏竦《奉和御制奉先歌》 -
50
三清右序储繁祉,万乘钦明答上穹。
夏竦《奉和御制朝元殿朝谢玉皇大帝》 -
51
藻衞仰观皆率舞,益知天意合三清。
夏竦《奉和御制朝谢玉皇大帝致斋夜天书道场观鹤下临》 -
52
龙德营修已庆成,秘扃斋洁奉三清。
宋徽宗《宫词 其一八》 -
53
盥濯是身无始业,一炉香火向三清。
郑刚中《春晚》 -
54
坐想三清元不远,回观五浊秖堪怜。
洪皓《题尘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