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三洞的宋诗诗句
描写三洞的宋诗诗句。
描写三洞的宋诗诗句
三洞[sān dòng]
释义:
1
道教经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称“三洞”。言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见《云笈七签》卷六引《道门大论》。
2
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
列表:
-
1
经传桐柏兼三洞,名在明廷接万神。
曹勋《送王道录桐柏住庵二首 其二》 -
2
独上上清三洞妙,宝章云笈助真风。
曹勋《题清虚庵三首 其三》 -
3
我辈自应三洞主,傍人唤作五通仙。
姜特立《同官游赤松二首 其二》 -
4
势雄三洞双溪境,义动千秋万古情。
姜特立《和曾少卿婺学建稽古阁三贤堂》 -
5
岁月可无纪,三洞具磨崖。
范成大《兴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岩妙绝南州率同僚饯别者二十一人游之》 -
6
旧知浮玉北堂路,今到幽墟三洞门。
范成大《林屋洞》 -
7
东西两鹿田,上下三洞天。
喻良能《游鹿田三洞》 -
8
双溪衮衮泻苍波,三洞潭潭接天碧。
喻良能《王枢使生辰》 -
9
只今奇绝齐三洞,自昔流传徧九州。
喻良能《之官括苍道出涵碧因题四韵以继宾客刘公之后尘云》 -
10
从今喻子新三洞,不减坡翁旧九华。
喻良能《湖口主簿刘君少魏以皂湖石二峰见遗其一盘拗呀豁仿佛金华洞天因目之曰小三洞赋诗一绝》 -
11
九星宁曲照,三洞独何营。
薛季宣《游竹陵善权洞二首 其二》 -
12
太乙元君遇虎龙,沉沉三洞锁青风。
董风子《题店壁》 -
13
连赤松之佳气,过三洞之罡风。
唐仲友《续八咏 双溪占胜地》 -
14
五城三洞朝真客,紫房名隶神仙籍。
文彦博《寄赠华清观主大师》 -
15
闲访五城骑白鹿,静寻三洞驾黄麟。
文彦博《游仙咏》 -
16
校雠三洞章,飞仙自俦侣。
朱旷《拜于湖张状元墓留题》 -
17
三洞耸奇秀,双溪泻澄鲜。
翁卷《送戴汉老》 -
18
金华三洞高,东流五百滩。
韩淲《章抚干诗编》 -
19
知逢三洞客,曾指九丹方。
张方平《送汾阳高士归三峰》 -
20
一山三洞幽,两洞碧通流。
释居简《善拳洞》 -
21
清逼双溪水,句涵三洞秋。
赵汝鐩《送沈推赴官婺女》 -
22
蕊函三洞罗森森,云璈九奏锵愔愔。
洪咨夔《元寂宫生祠行》 -
23
至今仙迹存金华,我来一日登三洞。
赵抃《游金华洞》 -
24
五文开明日曈眬,三洞流出金口中。
程公许《蕊珠歌》 -
25
听说三洞天,渴见恨无翮。
袁甫《江东巡部纪行》 -
26
一峯叠三洞,迺似弘景楼。
刘克庄《辰山》 -
27
西则三洞足仙灵,奇哉石穴声铿铿。
唐士耻《两溪》 -
28
绝学当归三洞左,正源欲障百川东。
王柏《时充之访盘溪有诗次韵》 -
29
品分三洞中犹宇,脉贯两岩下出泉。
李曾伯《善权奇观》 -
30
汉代丝风应自咏,故乡三洞与谁登。
释文珦《送人归金华》 -
31
深沉三洞启真都,万乳千葩状绝殊。
陆诜《兴安乳洞》 -
32
孤峯上下分三洞,一水萦纡溉万田。
李师中《中隠岩 其一》 -
33
三洞相连等贯珠,高秋登览兴何如。
项大受《宝祐甲寅巧夕陪赵帘谿游乳洞时秋意已□俗尘顿洗西畴项大受谩赋一诗以纪岁月》 -
34
等闲过似得明珠,三洞山行喜自如。
赵帘谿《次韵大受游乳洞谩赋》 -
35
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吴琳《题鹿田西寺壁》 -
36
三洞奇峰踞龙虎,千秋乔木长藤萝。
金履详《栖真纪胜赠立公二首 其一》 -
37
金华北山三洞天,垂髫欲往今华颠。
方凤《三洞》 -
38
巉岩怪石峭森列,矫首三洞蹇奇崛。
方凤《与皋羽子善游宝掌山》 -
39
便令三洞张钧乐,直许千官醉御樽。
王珪《集英殿皇子降生大燕教坊乐语口号》 -
40
又抛三洞趣,来入九衢尘。
王禹偁《太一宫祭回马上偶作寄韩德纯道士》 -
41
夜气结成三洞雨,春渠饮尽一州田。
张舜民《别房州》 -
42
永怀三洞诀,高谢九江春。
张景端《题梅山》 -
43
奇哉三洞天,连路极深窈。
胡志道《初旸谷》 -
44
两溪寻胜处,三洞得偕行。
许景衡《次韵彦崇游三洞》 -
45
雨余三洞云具散,水落双溪月自留。
许景衡《旧有诗寄左与言兼呈刘元礼今因寓此仍用前韵寄刘》 -
46
稚子摠参三洞箓,病躯长佩五灵符。
李彭《赋高明大使神功妙济真君祠》 -
47
上下三洞间,安得田二顷。
李纲《宿都峤山灵景寺》 -
48
尊生三洞箓,起死上池方。
张纲《沈洞元挽词》 -
49
三洞既微款,赤松亦幽寻。
郑刚中《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