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径的唐诗诗句
描写竹径的唐诗诗句。
描写竹径的唐诗诗句
竹径[zhú jìng]
释义:
1
亦作“竹迳”。
列表:
- 
1
竹径桃源本出尘,松轩茅栋别惊新。
崔湜《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 
2
御酒瑶觞落,仙坛竹径深。
徐彦伯《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  - 
3
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
张说《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  - 
4
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张说《答李伯鱼桐竹》  - 
5
竹径入阴窅,松萝上空蒨。
张说《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 
6
竹径龙骖下,松庭鹤辔来。
张说《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  - 
7
鹭羽凤箫参乐曲,荻园竹径接帷阴。
李迥秀《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 
8
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
卢崇道《新都南亭别郭大元振》  - 
9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王维《登辨觉寺》  - 
10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裴迪《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 
11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12
竹径通城下,松风隔水西。
刘长卿《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  - 
13
误入桃源里,初怜竹径深。
孟浩然《游精思,题观主山房》  - 
14
小吏趋竹径,讼庭侵药畦。
岑参《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  - 
15
竹径厚苍苔,松门盘紫藤。
岑参《出关经华嶽寺,访法华云公》  - 
16
竹径春来扫,兰樽夜不收。
岑参《南溪别业》  - 
17
山阶闲听法,竹径独看书。
李嘉佑《送王正字山寺读书》  - 
18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皇甫曾《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  - 
19
自须开竹径,谁道避云萝。
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 
20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
韩翃《题僧房》  - 
21
草堂竹径在何处,落日孤烟寒渚西。
郎士元《赠强山人》  - 
22
竹径春来扫,兰尊夜不收。
蒋冽《南溪别业》  - 
23
客路寻常经竹径,人家大底傍山岚。
崔峒《送王侍御佐婺州》  - 
24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张南史《寄静虚上人云门》  - 
25
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麈尾濑春泉。
权德舆《题崔山人草堂》  - 
26
草堂竹径在何处,落日孤烟寒渚西。
陈羽《赠人》  - 
27
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
刘禹锡《城东闲游》  - 
28
池塘鱼拨剌,竹径鸟绵蛮。
刘禹锡《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  - 
29
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
刘禹锡《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 
30
高眠日出始开门,竹径旁通到后园。
吕温《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 
31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张籍《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  - 
32
疏通竹径将迎月,扫掠莎台欲待春。
白居易《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  - 
33
竹径绕荷池,萦回百馀步。
白居易《闲居自题》  - 
34
蓬门常昼掩,竹径寂无人。
李德裕《近腊对雪有怀林居》  - 
35
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
李德裕《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  - 
36
慢游登竹径,高步入山根。
李敬方《题黄山汤院》  - 
37
竹径深开院,松门远对山。
张祜《题重居寺》  - 
38
竹径通邻圃,清深称独游。
朱庆余《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 
39
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
朱庆余《归故园》  - 
40
乱流深竹径,分绕小花汀。
雍陶《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招赏十二韵》  - 
41
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
温庭筠《寄清源寺僧》  - 
42
却来穿竹径,似入青油幕。
皮日休《初夏游楞伽精舍》  - 
43
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
方干《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  - 
44
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
黄滔《题友人山居》  - 
45
又得新诗几章别,烟村竹径海涛声。
黄滔《送林宽下第东归》  - 
46
藓色花阴阔,棋声竹径深。
李中《访蔡文庆处士留题》  - 
47
竹径每怜和藓步,禽声偏爱隔花闻。
李中《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  - 
48
野桥通竹径,流水入芝田。
孟贯《寄张山人》  - 
49
岂肯闲寻竹径行,却嫌丝管好蛙声。
韦鹏翼《戏题盱眙壁》  - 
50
缭绕藤轩密,逶迤竹径深。
寇埴《题莹上人院》  - 
51
轩槛暗传深竹径,绮罗长拥乱书堆。
鱼玄机《夏日山居》  - 
52
月明疏竹径,雨歇败莎根。
齐己《秋苔》  - 
53
竹径青苔合,茶轩白鸟还。
齐己《怀东湖寺》  - 
54
岂肯闲寻竹径行,却嫌丝管好蛙声。
韦鹏翼《戏题盱眙邵明府壁》  - 
55
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
阎选《定风波》  - 
56
粉箨半开新竹径,红苞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
孙光宪《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