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汉家的唐诗诗句
描写汉家的唐诗诗句。
描写汉家的唐诗诗句
汉家[hàn jiā]
释义:
1
汉室,汉朝。
2
汉族。
列表:
- 
1
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
李隆基《送李邕之任滑台》  - 
2
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
李隆基《春台望》  - 
3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李白《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 
4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岑参《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  - 
5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张籍《横吹曲辞:陇头》  - 
6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张籍《横吹曲辞:陇头》  - 
7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王维《横吹曲辞:出塞》  - 
8
汉家边事重,窦宪出临戎。
耿湋《横吹曲辞:出塞》  - 
9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
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  - 
10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李白《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 
11
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王偃《相和歌辞:明妃曲》  - 
12
况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王昌龄《相和歌辞:长歌行》  - 
13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适《相和歌辞:燕歌行》  - 
14
倏忽兴王定蓟丘,汉家又以封王侯。
贾至《相和歌辞:燕歌行》  - 
15
汉家已得地,君去将何事。
乔知之《相和歌辞:从军行》  - 
16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李颀《相和歌辞:从军行》  - 
17
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
张籍《相和歌辞:董逃行》  - 
18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柳宗元《相和歌辞:东门行》  - 
19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李白《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 
20
汉家甲子有正朔,绝域三光空自悬。
刘商《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 
21
燕山仿佛辨烽戍,鼙鼓如闻汉家垒。
刘商《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 
22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高适《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 
23
汉家爱征战,宿将今已老。
李希仲《杂曲歌辞:蓟门行》  - 
24
汉家天子平四夷,护羌都尉裹尸归。
张籍《杂曲歌辞:妾薄命》  - 
25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王维《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  - 
26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李白《杂曲歌辞:千里思》  - 
27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
卢照邻《杂曲歌辞:行路难》  - 
28
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
崔颢《杂曲歌辞:行路难》  - 
29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李颀《杂曲歌辞:行路难》  - 
30
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
不详《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  - 
31
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不详《杂曲歌辞:伊川歌第三》  - 
32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
杨师道《阙题》  - 
33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
卢照邻《行路难》  - 
34
书留魏主阙,魂掩汉家床。
卢照邻《哭金部韦郎中》  - 
35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
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 
36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
宋之问《梁宣王挽词三首》  - 
37
汉家五叶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
李峤《汾阴行》  - 
38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李峤《兰》  - 
39
赐逾秦氏级,恩倍汉家钱。
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 
40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郭震《寄刘校书》  - 
41
思从漠南猎,一见汉家尘。
郭震《王昭君三首》  - 
42
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
苏颋《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 
43
汉家曾草巡游赋,何似今来应圣明。
苏颋《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  - 
44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骆宾王《帝京篇》  - 
45
汉家已得地,君去将何事。
乔知之《从军行》  - 
46
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
陈子昂《答韩使同在边》  - 
47
汉家行树直新丰,秦地骊山抱温谷。
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 
48
汉家绛灌馀兵气,晋代浮虚安足贵。
张说《城南亭作》  - 
49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沈佺期《杂诗三首》  - 
50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沈佺期《兴庆池侍宴应制》  - 
51
胡人琵琶弹北风,汉家音信绝南鸿。
李如璧《明月》  - 
52
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
郑愔《塞外三首》  - 
53
旧闻百子汉家池,汉家渌水今逶迤。
张谔《百子池》  - 
54
长杨西连建章路,汉家林苑纷无数。
许景先《折柳篇》  - 
55
汉家轻壮士,无状杀彭王。
孙处玄《失题》  - 
56
天夺项氏谋,卒成汉家业。
杨浚《广武怀古》  - 
57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李昂2《从军行》  - 
58
此日小臣徒献赋,汉家谁复重扬雄。
卢象《驾幸温泉》  - 
59
从来汉家盛,未若此巡方。
梁升卿《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 
60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王维《李陵咏》  - 
61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王维《冬夜书怀》  - 
62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
王维《燕支行》  - 
63
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
王维《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  - 
64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王维《出塞》  - 
65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王维《少年行四首》  - 
66
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
崔颢《行路难》  - 
67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古从军行》  - 
68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李颀《行路难》  - 
69
汉家萧相国,功盖五诸侯。
李颀《赠别张兵曹》  - 
70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王昌龄《长歌行》  - 
71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常建《塞下曲四首》  - 
72
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
刘长卿《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钱》  - 
73
已教青海外,自筑汉家城。
刘长卿《平蕃曲三首》  - 
74
汉家尊太守,鲁国重诸生。
刘长卿《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郎》  - 
75
只恨汉家多苦战,徒遗金镞满长城。
刘长卿《疲兵篇》  - 
76
汉家爱征战,宿将今已老。
李希仲《蓟北行二首》  - 
77
秦城旧来称窈窕,汉家更衣应不少。
孟浩然《长乐宫》  - 
78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
李白《战城南》  - 
79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李白《胡无人》  - 
80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李白《王昭君二首》  - 
81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李白《塞下曲六首》  - 
82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李白《塞上曲》  - 
83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李白《千里思》  - 
84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 
85
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
李白《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 
86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
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 
87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
韦应物《长安道》  - 
88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
岑参《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 
89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90
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
岑参《感遇》  - 
91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 
92
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
张鼎《邺城引》  - 
93
明通汉家籍,重识府公恩。
李嘉佑《广陵送林宰》  - 
94
伯喈文与篆,虚作汉家贤。
李嘉佑《送从叔阳冰祇召赴都》  - 
95
汉家偏访道,犹畏鹤书来。
皇甫曾《哭陆处士》  - 
96
汉家崇亚相,知子远邀勋。
皇甫曾《送韦判官赴闽中》  - 
97
汉家仙仗在咸阳,洛水东流出建章。
皇甫曾《萼岭四望》  - 
98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高适《蓟门行五首》  - 
99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适《燕歌行》  - 
100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高皇旧臣多富贵。
高适《古歌行》  - 
101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 
102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杜甫《兵车行》  - 
103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 
104
倏忽兴王定蓟丘,汉家又以封王侯。
贾至《燕歌行》  - 
105
汉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薮。
钱起《送褚大落第东归》  - 
106
汉家仍用武,才子晚成名。
钱起《送卫功曹赴荆南》  - 
107
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
钱起《同程九早入中书》  - 
108
汉家无事乐时雍,羽猎年年出九重。
钱起《汉武出猎》  - 
109
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
张继《河间献王墓》  - 
110
渤海名王曾折首,汉家诸将尽倾心。
韩翃《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  - 
111
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
刘方平《寄严八判官》  - 
112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 
113
汉家张御史,晋国绿珠楼。
蒋冽《经埋轮地》  - 
114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秦系《题章野人山居》  - 
115
闻道汉家偏尚少,此身那此访芝翁。
严维《酬诸公宿镜水宅》  - 
116
汉家边事重,窦宪出临戎。
耿湋《送王将军出塞》  - 
117
传经韦相后,赐笔汉家郎。
耿湋《宿韦员外宅》  - 
118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戎昱《咏史》  - 
119
汉家神器在,须废拔山功。
窦常《项亭怀古》  - 
120
晓日天山雪半晴,红旗遥识汉家营。
窦庠《灵台镇赠丘岑中丞》  - 
121
汉家若欲论封禅,须及相如未病时。
窦庠《冬夜寓怀寄王翰林》  - 
122
汉家宫阙梦中归,几度毡房泪湿衣。
戴叔伦《昭君词》  - 
123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 
124
楚国上腴收赋重,汉家良牧得人难。
卢纶《送信州姚使君》  - 
125
秦家御史汉家郎,亲专两印征殊方。
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  - 
126
汉家天子好经过,白日青山宫殿多。
卢纶《华清宫》  - 
127
眼见仙丹求不得,汉家簪绂在羸身。
卢纶《题天华观》  - 
128
君不见汉家边将在边庭,白羽三千出井陉。
卢纶《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  - 
129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李益《登长城》  - 
130
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  - 
131
万里关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李益《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 
132
君望汉家原,高坟渐成道。
李端《送韩绅卿》  - 
133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
李端《赠康洽》  - 
134
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李端《归山居寄钱起》  - 
135
汉家分列宿,东土佐诸侯。
李端《送陆郎中归田司空幕》  - 
136
汉家采使不求声,自慰文章道欲行。
李端《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  - 
137
报恩唯有死,莫使汉家羞。
李端《送彭将军云中觐兄》  - 
138
为报长卿休涤器,汉家思见茂陵书。
李端《重送郑宥归蜀因寄何兆》  - 
139
汉家逐单于,日没处河曲。
王建《古从军》  - 
140
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
王建《凉州行》  - 
141
汉家都护边头没,旧将麻衣万里迎。
王建《送阿史那将军安西迎旧使灵榇》  - 
142
夜度千门汉家月。
刘商《随阳雁歌送兄南游》  - 
143
汉家甲子有正朔,绝域三光空自悬。
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  - 
144
燕山仿佛辨烽戍,鼙鼓如闻汉家垒。
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七拍》  - 
145
君不见金城帝业汉家有,东制诸侯欲长久。
刘复《长歌行》  - 
146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鲍防《杂感》  - 
147
汉家宫阙在中天,紫陌朝臣车马连。
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 
148
故关非内地,一为汉家羞。
杨巨源《登宁州城楼》  - 
149
桂壁朱门新邸第,汉家恩泽问酂侯。
杨巨源《长安春游》  - 
150
年少功高人最羡,汉家坛树月苍苍。
杨巨源《赠张将军》  - 
151
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
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 
152
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陈羽《读苏属国传》  - 
153
汉家分刺诸侯贵,一曲阳春江水清。
陈羽《和王中丞中和日》  - 
154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柳宗元《古东门行》  - 
155
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
刘禹锡《平蔡州三首》  - 
156
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洞箫愁绝翠屏间。
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  - 
157
汉家丞相重征后,梁苑仁风一变初。
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河中杨少尹赠答,兼命继之》  - 
158
汉家天子图麟阁,身是当今第一人。
张仲素《塞上曲》  - 
159
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
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  - 
160
汉家正离乱,王粲别荆蛮。
孟郊《感怀》  - 
161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入汉家。
张籍《陇头行》  - 
162
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
张籍《董逃行》  - 
163
汉家天子平四夷,护羌都尉裹尸归。
张籍《妾薄命》  - 
164
重收陇外地,应似汉家时。
张籍《送防秋将》  - 
165
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
张籍《送和蕃公主》  - 
166
上林胡蝶小,试伴汉家君。
李贺《谣俗》  - 
167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白居易《长恨歌》  - 
168
卤簿迟迟出国门,汉家公主嫁乌孙。
孙叔向《送咸安公主》  - 
169
汉家遗事今宵见,楚郭明灯几处张。
熊孺登《正月十五日》  - 
170
汉家茅土横九州,高门长戟封王侯。
李涉《六叹》  - 
171
汉家天子不东游,古木行宫闭烟月。
李涉《寄河阳从事杨潜》  - 
172
汉家代久淳风薄,帝重微行极荒乐。
鲍溶《辞辇行》  - 
173
龙蛇撩乱入咸阳,少帝空随汉家马。
常楚老《祖龙行》  - 
174
分明西国人来说,赤佛堂西是汉家。
张祜《听简上人吹芦管三首》  - 
175
汉家公主昔和蕃,石上今馀手迹存。
雍陶《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  - 
176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杜牧《登乐游原》  - 
177
山酒一卮歌一曲,汉家天子忌功臣。
许浑《题四老庙二首》  - 
178
纪生不向荥阳死,争有山河属汉家。
许浑《经故太尉段公庙》  - 
179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李商隐《茂陵》  - 
180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赵嘏《长安晚秋》  - 
181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马戴《题章野人山居》  - 
182
悲秋秦塞草,怀古汉家陵。
贾岛《即事》  - 
183
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
李频《乐游原春望》  - 
184
自古边功何不立,汉家中外自相疑。
李频《朔中即事》  - 
185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汪遵《昭君》  - 
186
汉家天宇阔,日月不暂闲。
邵谒《白头吟》  - 
187
若使华阳终卧去,汉家封禅用谁文。
皮日休《寄润卿博士》  - 
188
国事皆须救未然,汉家高阁漫凌烟。
司空图《有感》  - 
189
黄河却胜天河水,万里萦纡入汉家。
司空图《浪淘沙》  - 
190
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
张乔《再书边事》  - 
191
箫声欲尽月色苦,依旧汉家宫树秋。
曹唐《句》  - 
192
一曲哀歌茂陵道,汉家天子葬秋风。
曹唐《句》  - 
193
四百年间反覆寻,汉家兴替好沾襟。
李山甫《读汉史》  - 
194
汉家英杰出皇都,携手河梁话入胡。
胡曾《咏史诗:河梁》  - 
195
自古山河归圣主,子阳虚共汉家争。
胡曾《咏史诗:白帝城》  - 
196
从此汉家无敌国,争教彭越受诛夷。
胡曾《咏史诗:长安》  - 
197
江流嶓冢雨,路入汉家山。
方干《金州客舍》  - 
198
星落夜原妖气满,汉家麟阁待英雄。
郑启《严塘经乱书事》  - 
199
仍闻黑山寇,又觅汉家和。
张蠙《朔方书事》  - 
200
荒骨潜销垒已平,汉家曾说此交兵。
张蠙《古战场》  - 
201
欲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
黄滔《塞上》  - 
202
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
钱珝《同程九早入中书》  - 
203
夜逐萤光寻道路,汉家天子步归时。
周昙《后汉门:废帝》  - 
204
汉家神箭定天山,烟火相望万里间。
胡宿《塞上》  - 
205
汉家仙仗在咸阳,洛水东流出建章。
许鼎《崿岭四望》  - 
206
汉家征百越,落地丧貔貅。
陈陶《南海石门戍怀古》  - 
207
汉家三殿色,恩泽若飘风。
陈陶《续古二十九首》  - 
208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四首》  - 
209
朱云曾为汉家忧,不怕交亲作世仇。
徐铉《陈觉放还至泰州,以诗见寄,作此答之》  - 
210
今日汉家探使回,蚁叠胡兵来未歇。
张陵《虏患》  - 
211
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王偃《明君词》  - 
212
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
无名氏《胡笳曲》  - 
213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灵一《项王庙》  - 
214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法照《送无着禅师归新罗》  - 
215
汉家仪礼盛,名教出诸颜。
皎然《赠颜主簿》  - 
216
汉家招秀士,岘上送君行。
皎然《岘山送裴秀才赴举》  - 
217
陆氏称龙终妄矣,汉家得鹿更空焉。
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 
218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栖一《垓下怀古》  - 
219
继踵迷反正,汉家崇建章。
吴筠《览古十四首》  - 
220
未会汉家青史上,韩彭何处有功劳。
杜光庭《赠将军》  - 
221
珠露金风下界秋,汉家陵树冷修修。
嵩岳诸仙《嫁女诗》  - 
222
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
不详《高昌童谣》  - 
223
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
不详《干符六年童谣》  - 
224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