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一何的唐诗诗句
描写一何的唐诗诗句。
描写一何的唐诗诗句
一何[yī hé]
释义:
1
为何;多么。
列表:
- 
1
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李隆基《春台望》  - 
2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杜甫《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 
3
蒙马一何威,浮江亦以仁。
储光羲《相和歌辞:猛虎行》  - 
4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李白《相和歌辞:丁督护歌》  - 
5
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
武平一《杂曲歌辞:妾薄命》  - 
6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李白《杂曲歌辞:白马篇》  - 
7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张潮《杂曲歌辞:长干行》  - 
8
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薛能《杂曲歌辞:升平乐》  - 
9
羽卫一何鲜,香云起暮烟。
韦渠牟《杂歌谣辞:步虚词》  - 
10
高楼一何绮,素月复流明。
杨浚《送刘散员赋得陈思王诗明月照高楼》  - 
11
花笺一何荣,七字谁曾许。
欧阳询《道失》  - 
12
天壤一何异,幽嘿卧帘帷。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 
13
空声两相应,幽感一何深。
张九龄《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  - 
14
微臣一何幸,再得听瑶琴。
宋之问《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  - 
15
凭轩一何绮,积溜写晴空。
苏颋《奉和圣制至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  - 
16
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
徐彦伯《比干墓》  - 
17
微臣一何幸,词赋奉明君。
乔知之《侍宴应制得分字》  - 
18
寒暑一何速,山川远间之。
张说《赠赵公》  - 
19
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
张循之《巫山》  - 
20
悠悠正旆远,騑骖一何速。
寇泚《度涂山》  - 
21
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
武平一《妾薄命》  - 
22
自惊一何幸,太阳还及葵。
李元纮《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 
23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张潮《江风行》  - 
24
西南一何幸,前后二龙来。
孙逖《送靳十五侍御使蜀》  - 
25
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
卢象《叹白发》  - 
26
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
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 
27
秋山一何净,苍翠临寒城。
王维《赠房卢氏管》  - 
28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 
29
蔼蔼帝王州,宫观一何繁。
王维《瓜园诗》  - 
30
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
王维《叹白发》  - 
31
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王维《送封太守》  - 
32
猿吟一何苦,愁朝复悲夕。
王维《闻裴秀才迪吟诗因戏赠》  - 
33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崔颢《游天竺寺》  - 
34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
储光羲《猛虎词》  - 
35
猿狖清夜吟,其声一何哀。
储光羲《杂诗二首》  - 
36
诬善不足悲,失听一何丑。
储光羲《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 
37
孤舟从此去,客思一何长。
储光羲《洛中送人还江东》  - 
38
拂衣从此去,拥传一何速。
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 
39
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
孟云卿《伤情》  - 
40
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孟浩然《晚春卧病寄张八》  - 
41
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
李白《古风》  - 
42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李白《白马篇》  - 
43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李白《塞上曲》  - 
44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李白《丁督护歌》  - 
45
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  - 
46
艰难此为别,惆怅一何深。
李白《送麹十少府》  - 
47
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
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 
48
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
李白《寄远十一首》  - 
49
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
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 
50
君家一何盛,赫奕难为俦。
岑参《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  - 
51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52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杜甫《石壕吏》  - 
53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杜甫《前出塞九首》  - 
54
阴阳雕刻花如鸟,对凤连鸡一何小。
钱起《紫参歌》  - 
55
离筵不尽醉,掺袂一何早。
钱起《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 
56
庞眉忽相见,避世一何久。
钱起《赠柏岩老人》  - 
57
东阁一何静,莺声落日愁。
钱起《晚春永宁墅小园独坐,寄上王相公》  - 
58
不能随尔卧芳洲,自念天机一何浅。
皇甫冉《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  - 
59
蝉鸣一何急,日暮秋风树。
姚系《京西遇旧识兼送往陇西》  - 
60
文雅一何盛,林塘含馀清。
顾况《酬本部韦左司》  - 
61
翔风一何厉,中道伤其雌。
戴叔伦《孤鸿篇》  - 
62
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卢纶《送惟良上人归江南》  - 
63
予悲方为老,君责一何空。
卢纶《与张擢对酌》  - 
64
投砖聊取笑,赠绮一何妍。
李端《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  - 
65
羽卫一何鲜,香云起暮烟。
韦渠牟《步虚词十九首》  - 
66
时物方宛然,蛛丝一何速。
杨巨源《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  - 
67
声音一何宏,轰輵车万两。
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  - 
68
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
韩愈《孟东野失子》  - 
69
群公一何贤,上戴天子圣。
韩愈《东都遇春》  - 
70
翾翾栖托禽,飞飞一何闲。
韩愈《题炭谷湫祠堂》  - 
71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
韩愈《嘲鼾睡》  - 
72
问业一何修,太守德化加。
欧阳詹《益昌行》  - 
73
问身一何安,太守恩怀多。
欧阳詹《益昌行》  - 
74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柳宗元《饮酒》  - 
75
夙尚一何微,今得信可大。
刘禹锡《谒柱山会禅师》  - 
76
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刘禹锡《古词二首》  - 
77
彼嗅一何酷,此味半点凝。
孟郊《秋怀》  - 
78
输去虽有恨,躁气一何颠。
孟郊《石淙》  - 
79
且闻善称君,一何善自殊。
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 
80
且闻过称己,一何过不渝。
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 
81
淮水连年起战尘,油旌三换一何频。
元稹《赠李十一》  - 
82
飞沉一何乐,鳞羽各有徒。
白居易《续古诗十首》  - 
83
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 
84
和之一何晚,今日乃成篇。
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雉媒》  - 
85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白居易《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 
86
有客忽叩门,言语一何佳。
白居易《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 
87
昨日南邻哭,哭声一何苦。
白居易《闻哭者》  - 
88
有思一何远,默坐低双眉。
白居易《移家入新宅》  - 
89
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
白居易《苦热喜凉》  - 
90
自问一何适,身闲官不轻。
白居易《首夏》  - 
91
终日相逢不相见,两心相去一何遥。
白居易《谕亲友》  - 
92
双鹤分离一何苦,连阴雨夜不堪闻。
白居易《雨中听琴者弹别鹤操》  - 
93
得所仍得时,吾生一何幸。
白居易《春日闲居三首》  - 
94
花颔红騣一何偏,绿槐香陌欲朝天。
刘言史《春游曲》  - 
95
迢迢一何迥,不与众山连。
李德裕《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海上石笋》  - 
96
微臣一何幸,吟赏对寒居。
窦洵直《鸟散余花落》  - 
97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李商隐《柳》  - 
98
传骑一何催,山门昼未开。
项斯《题赠宣州亢拾遗》  - 
99
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马戴《落日怅望》  - 
100
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薛能《升平词十首》  - 
101
白衣四十秋,逍遥一何久。
李群玉《赠方处士兼以写别》  - 
102
不为风雨变,鸡德一何贞。
李频《府试风雨闻鸡》  - 
103
牺樽一何古,我抱期幽客。
皮日休《酒中十咏:酒樽》  - 
104
采山一何迟,服道常苦蹇。
陆龟蒙《樵人十咏:樵风》  - 
105
春风春雨一何频,望极空江觉损神。
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 
106
西上青云未有期,东归沧海一何迟。
罗隐《所思》  - 
107
穆满当年物外程,电腰风脚一何轻。
罗隐《八骏图》  - 
108
松格一何高,何人号乳毛。
郑谷《中台五题:乳毛松》  - 
109
今来流落一何苦,江南江北九寒暑。
吴融《赠李长史歌》  - 
110
深隐天台不记秋,琴台长别一何愁。
林嵩《赠天台王处士》  - 
111
光阴嫌太促,开落一何频。
徐夤《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  - 
112
栩栩无因系得他,野园荒径一何多。
徐夤《蝴蝶三首》  - 
113
北固一何峭,西僧多此逢。
曹松《题甘露寺》  - 
114
秋风雁又归,边信一何早。
苏拯《思妇吟》  - 
115
所猎一何酷,终年耗林麓。
苏拯《雉兔者》  - 
116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裴说《柳》  - 
117
不得商於又失齐,楚怀方寸一何迷。
周昙《春秋战国门:再吟》  - 
118
敌临烹子一何庸,激怒来军速自攻。
周昙《春秋战国门:中山君》  - 
119
经国远图无所问,何曾言指一何神。
周昙《晋门:再吟》  - 
120
潺潺青嶂底,来处一何长。
李中《泉》  - 
121
邛南方作尉,调补一何卑。
无可《送李少府之任临邛》  - 
122
荣辱又荣辱,一何翻与覆。
澹交《效古》  - 
123
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
贯休《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 
124
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
可朋《耕田鼓诗》  - 
125
欲别一何懒,相从所恨迟。
修睦《题田道者院》  - 
126
晦迹一何晚,天年夭当时。
吴筠《览古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