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手册:鼓吹
词语鼓吹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鼓吹
- Unicode码:\u9f13\u5439
- 拼音:gǔ chuī
- 繁体:鼓吹
- 释义:
第一部分
宣扬;宣传。
则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
班中脚色,足以鼓吹楚生者,方留之,故班次愈妙。
鼓吹固然要紧,实行更为要紧;空言鼓吹,尽管起劲,又有何用!
吹嘘;吹捧。
后得于鳞所与殿卿书云:‘姑苏梁生出《卮言》以示,大较俊语辨博,未敢大尽。英雄欺人,所评当代诸家,语如鼓吹,堪以捧腹矣。’
卒其行事,乃相缪戾如彼!材者张其角牙以覆宗国,其次即以身家殉满洲,乐文采者,则相与鼓吹之。
快速部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
引申为捧场,怂恿。
没有你们这帮姑娘们老鼓吹,你嫂子当代表也不能这样心盛。
第二部分
即鼓吹乐。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曲。亦即《乐府诗集》中的鼓吹曲。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源于我国古代民族北狄。
汉初边军用之,以壮声威,后渐用于朝廷。
晋崔豹《古今注‧音乐》:“短箫铙歌,军乐也。
黄帝使岐伯所作也。所以建武扬德,风劝战士也。
《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者也。
鼓吹,宋齐并用汉曲,又克庭用十六曲,梁祖乃去四曲,合日时也。更制新歌以述功德。
臣闻铙歌者,汉乐也。殿前谓之鼓吹,军中谓之骑吹。
观者不知其误,何耶?《鼓吹》之选,皆晚唐之最下者。
参阅《宋书‧乐志一》。
演奏乐曲。
颎乘轻车,介士鼓吹。
有弹弦鼓吹者,皆神仙娥眉。
内鼓吹开门介。
演奏乐曲的乐队。
及葬,又使侍御史持节送丧,兰台令史十人,发羽林骑轻车介士,前后部鼓吹,又敕骠骑将军官属司空法驾,送至旧茔。
卤簿本以赏军功,未尝施于妇人。唯唐平阳公主有举兵佐高祖定天下之功,方给鼓吹。
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京师除各署鞭春外,以彩绘按图经制芒神土牛,舁以彩亭,导以仪仗鼓吹。
鼓吹声;乐曲声。
谷风闻鼓吹,苔石见文章。
前有达官坐巨艑,鼓吹能使两耳聋。
比喻蛙鸣声。
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
尘埃野马,风波海鸥,鼓吹池蛙。
谓阐发意义,引申为羽翼,辅佐者。
孙兴公云:‘《三都》、《二京》,五经鼓吹。’
言此五赋是经典之羽翼。
此盖诗中鼓吹,名下笙簧。
恭惟台下,政府羽仪,儒林鼓吹,岩廊柱石,宇庙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