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手册:行香
词语行香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行香
- Unicode码:\u884c\u9999
- 拼音:xíng xiāng
- 繁体:行香
- 释义:
1
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南北朝。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
唐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
先是,何尚之致仕,复膺朝命,于宅设八关斋,大集朝士,自行香。
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
凡国忌日,两京大寺各二,以散斋僧尼。文武五品已上,清官七品已上皆集,行香而退。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行香起于后魏及江左齐梁间。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谓之行香。
唐初因之。
文宗朝,崔蠡奏设斋行香,事无经据,乃罢。
宣宗复释教,行其仪。
朱梁开国,大明节百官行香祝寿。
石晋天禧中,窦正固奉国忌行香,宰臣跪炉,百官立班,仍饭僧百人,即为规式。国朝至今因之。”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日,爱子王雱病疽而死,荆公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设七七四十九日斋醮,荐度亡灵。
荆公亲自行香拜表。” 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僧道法事有行香。
姚宽《西溪丛语》谓起于后魏及江左齐梁间,初以香末散行为行香。
唐以后则斋主持香鑪巡行坛中及街市,至今皆然。案释氏《贤愚经》:‘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此香末散行之行香也。
众和尚吃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忏,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才散了。
《唐会要》:
三位法官行香取水毕,然后擂起法鼓。
‘走快点哇!’妻子掉的太远,他停下来催促,‘又不是在“行香
!’”
2
明清时官吏每至朔望入庙焚香叩拜,或新官赴任后举行入庙焚香仪式,均称行香。
行香讲书已过,便张告示,先考府学及天台、临海两县。
清赵翼《陔余丛考‧行香》:“外省文武官每朔望向文武庙行香……朔望朝拜亦是旧制,而与行香为两事。
不多几日,早到了黄梅县地界,早有书差办下一座公馆,看了九月十四辰时接印。一切行香、巡城、放告,都是照例公事,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