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手册:待制
词语待制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待制
- Unicode码:\u5f85\u5236
- 拼音:dài zhì
- 繁体:待制
- 释义:
1
等待诏命。
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埶之徒,并待制鸿都门下,喜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
2
官名。
唐置。
太宗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
永徽中,命弘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于武德殿西门。
文明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章善、明福门。
先天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
永泰时,勋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集贤门,凡十三人。
崔祐辅为相,建议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后着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
宋因其制,于殿、阁均设待制之官,如“保和殿待制”、“龙图阁待制”之类,典守文物,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 辽金元明均于翰林院设待制,位也在学士、直学士之下,但不及宋制隆重。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二》、《金史‧百官志一》、《元史‧百官志三》、《明史‧职官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