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手册:大比
词语大比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大比
- Unicode码:\u5927\u6bd4
- 拼音:dà bǐ
- 繁体:大比
- 释义:
1
周制,每三年调查一次人口及其财物,称大比。
及三年则大比。
大比谓使天下更简阅民数及其财物也。
亦冀俗稍务本,人渐足食,使贡赋之入,岁增月长。三岁大比,以版图归于有司。
2
周代每三年对乡吏进行考核,选择贤能,称大比。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兴贤者谓若今举孝廉,兴能者谓若今举茂才。
3
隋唐以后泛指科举考试。
其年遇大比,诏应直言极谏科,策名第一。
他于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
4
明清亦特指乡试。
在杭州倏然三年,又逢大比,舜美得中首选解元。
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
且说是年正值大比之年,那姓赵的便送孙子去赶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