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索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索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索
索[suǒ]
suǒ
-
1
〈名〉大绳子;绳索。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报任安书》 -
2
〈动〉绞合;搓。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诗经·七月》 -
3
〈动〉寻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
4
〈动〉寻找。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扁鹊见蔡桓公》 -
5
〈动〉索要;索取。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兵车行》 -
6
〈形〉孤独。
“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
白居易《与元稹书》 -
7
〈形〉尽。
“逮未申间,敌力疲气索。”
《宋史·刘绮传》 -
8
〈副〉须;得;能。
“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长亭送别》
词组
-
1
【辨】绳,索。“绳”指小绳子。“索”指大绳子。
-
2
【索居】独居。
-
3
【索然】
⒈离散的零落的样子。
⒉流泪的样子。
-
4
【索笑】求笑;取笑。
-
5
【索隐】寻求事物的隐僻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