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盛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盛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盛
盛[shèng]
shèng
- 
1〈形〉兴盛;旺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 
- 
2〈形〉多;大量;茂盛。 “山寺桃花始盛开。” 《采草药》 
- 
3〈形〉大;盛大。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滕王阁序》 
词组
- 
1【形】程度深;范围广;规模大。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 
- 
2〈形〉充足;充沛。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翊书》 
- 
3〈形〉好;美好。 “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教战守策》 
- 
4〈副〉极;非常。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chéng 《中山狼传》 
- 
5〈名〉放在器皿里用来祭祀的谷物。 “奉盛以告。” 《左传·桓公六年》 
- 
6〈动〉把东西放进器物中。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伶官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