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尺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尺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尺
尺[chǐ]
chǐ
-
1
〈量〉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
2
〈名〉量长度的工具,尺子。
-
3
〈形〉表示短、少。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荆轲刺秦王》
词组
-
1
【尺晷】晷,日影。日影移动一尺。比喻较短的时间。
“时太宗廷试贡士,多擢敏速者,台符与同辈课试,以尺成一赋。”
《宋史·朱台符传》 -
2
【尺书】
1。信札;书信。
“愿欲寄尺,将与地下父母。”
古诗《弧儿行》 2。简册;书籍。
“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文篇具在。”
王充《论衡·书解》 -
3
【尺素】
1。古人写文章或书信常用的长一尺左右的绢帛。后泛指文章、书籍。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书。”
古诗《饮马长城窟行》 2。用作书信的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
秦观《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