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城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城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城
城[chéng]
chéng
- 
1〈名〉城墙。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2〈动〉筑城;修筑城墙。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者。” 《韩非子·说林》 
- 
3〈名〉城市。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组
- 
1【辨】城,郭。“城”与“郭”并称时,“城”指内城,“郭”指外城。“城”、“郭”连用时,泛指城。 
- 
2【城池】城墙和护城河。 “百姓心离,城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后泛指城市,城邑。 《战国策·中山策》 
- 
3【城堞】城上女墙。 
- 
4【城府】 1。城市及官署。 诗:“主人薨城,扶榇归咸秦。” 杜甫《别蔡十四著作》 2。比喻心机深隐难测。 “尧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设城,人自不忍欺。” 《宋史·傅尧俞传》 
- 
5【城郭】内城的墙叫城,外城的墙叫郭。连用指城市。 “楚因焚烧其城,系虏其子女。”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 
6【城隍】 1。城墙和护城河。 “京师修宫室,浚城,起苑囿。” 班固《两都赋序》 2。指城邑。 一六七:“侬家暂下山,入到城里。” 寒山《诗》 3。护城之神。 “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神,公私每有祈祷。” 《北齐书·慕容俨传》 
- 
7【城门失火】比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 
- 
8【城阙】 1。城门两边的望楼。 “挑兮达兮,在城兮。” 《诗经·郑风·子衿》 2。宫殿;京城。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9【城社】 1。城池和祭地神的土坛。 2。指邦国。 3。比喻权势、靠山。 “倚中人为城,吏不敢绳。” 《旧唐书·薛存诚传》 
- 
10【城下之盟】敌人逼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和约。 “楚伐绞……大败之,为城而还。” 《左传·桓公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