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则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则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zé]

  • 1

    〈名〉法则;准则。

    “宣其德行,顺其宪。”
  • 2

    〈名〉榜样。

    “愿依彭咸之遗。”
  • 3

    〈动〉效法。

    “河山图,洛出书,圣从之。”
  • 4

    〈名〉等级。

    “坤作地势,高下九。”
  • 5

    〈副〉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就是”。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 6

    〈副〉表示限定范围,相当于“只”、“仅仅”。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如盘盂。”
  • 7

    〈连〉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便”。

    “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
  • 8

    〈连〉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耻师焉。”
  • 9

    〈连〉表示后一件事是新发现的情况,相当于“原来已经”。

    “郑穆公使视客馆,束载、厉兵、秣马矣。”
  • 10

    〈连〉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

    “谨守成皋,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 11

    〈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倒”、“倒是”。

    “美美矣,抑臣亦有惧矣。”
  • 12

    〈助〉无意义。

    “匪鸡鸣,苍蝇之声。”
  • 13

    〈助〉表示疑问,相当于“呢”。

    “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陵迟故也。”
词组
  • 1

    【则例】成规。

    【则天】以天为法。唐代女皇武后的谥号,世称武则天。

    【则效】效法。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