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味的宋词词句
描写风味的宋词词句。
描写风味的宋词词句
风味[fēng wèi]
释义:
1
美味。亦指一地特有之食品口味。
2
风度;风采。
3
事物特有的色彩和趣味。
列表:
- 
1天与怀春风味早。 晏几道《木兰花・玉楼春》 
- 
2零落去年风味。 晏几道《更漏子》 
- 
3此般风味应无价。 苏轼《蝶恋花》 
- 
4阿蛮风味有谁知。 沈端节《西江月》 
- 
5谪仙风味,洒然那受一尘侵。 丘《水调歌头》 
- 
6濯柳临春,梨照座,绝尘风味。 丘《水龙吟》 
- 
7十分风味似诗人。 丘《诉衷情》 
- 
8更馀风味胜糖霜。 赵长卿《鹧鸪天》 
- 
9木落烟深山雾冷,不比寻常风味。 赵长卿《念奴娇》 
- 
10有明年、调鼎风味。 辛弃疾《西河》 
- 
11清到穷时风味苦。 辛弃疾《玉楼春》 
- 
12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辛弃疾《贺新郎》 
- 
13我似茅柴风味短。 辛弃疾《玉楼春》 
- 
14曲生风味恶。 辛弃疾《菩萨蛮》 
- 
15歌传乐府,犹是升平风味。 赵善扛《传言玉女》 
- 
16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 程垓《水龙吟》 
- 
17老来风味,是事都无可。 程垓《蓦山溪》 
- 
18若是知人风味,来分取、半床月。 程垓《霜天晓角》 
- 
19渴後情怀,鼎中风味,惟有心知。 黄人杰《柳梢青》 
- 
20日助清芬,酒添风味,须与从容。 赵师侠《柳梢青》 
- 
21雅淡幽姿风味别。 卢炳《清平乐》 
- 
22云绿峨峨玉万枝,别有仙风味。 姜夔《卜算子》 
- 
23曲终金石满吾庐,争奈少、柳家风味。 汪莘《鹊桥仙》 
- 
24风味浑如昨。 郭应祥《菩萨蛮》 
- 
25堆盘红缕,浮杯绿蚁,自有及时风味。 郭应祥《鹊桥仙》 
- 
26嫣然一笑,风味人间没。 郑域《蓦山溪》 
- 
27此中风味不恶,暂借使星光。 徐鹿卿《水调歌头》 
- 
28风味隔花尘。 史达祖《眼儿媚》 
- 
29孤光天地共影,浩歌谁与舞,凄凉风味。 高观国《齐天乐》 
- 
30绣被熏香,不似旧风味。 高观国《祝英台近》 
- 
31风味韵而芳,笑语柔而婉。 高观国《生查子》 
- 
32风味两文忠。 魏了翁《小重山》 
- 
33老去情怀,酒边风味,有时重见。 卢祖皋《水龙吟》 
- 
34悄不似黄花,田田照眼,风味尽如旧。 卢祖皋《摸鱼儿》 
- 
35吟边陡觉添风味。 卢祖皋《渔家傲》 
- 
36对秋灯、依然风味。 卢祖皋《烛影摇红》 
- 
37乃举酒赋诗,玉鳞霜蟹,是中风味偏美。 刘学箕《哨遍》 
- 
38返魂何在,玉川风味如许。 刘镇2《念奴娇》 
- 
39粉袖殢人,彩笔题诗,陶写老来风味。 刘镇2《花心动》 
- 
40满怀风味,前度何郎今老。 张侃《感皇恩》 
- 
41却念九霄风味。 葛长庚《菊花新》 
- 
42晋人风味终然别。 刘克庄《忆秦娥》 
- 
43金屋看承,玉台凝盼,尚忆旧家风味。 赵以夫《天香》 
- 
44堪羡麦熟蚕成,酒香鸡嫩,风味农家别。 李曾伯《念奴娇》 
- 
45荆江上,不图霜後,风味似吴天。 李曾伯《满庭芳》 
- 
46更岁寒风味,时然後出。 李曾伯《满江红》 
- 
47纵未入、众芳题品,终自倚、一涯风味。 赵崇《金明池》 
- 
48笑鲈鱼虽好,风味争些。 方岳《满庭芳》 
- 
49但未减、韩郎旧风味。 吴文英《天香》 
- 
50人间世,这澹中风味,儿辈争知。 陈人杰《沁园春》 
- 
51莼美鲈肥,橙香蟹壮,风味不如归兴浓。 陈人杰《沁园春》 
- 
52齐邸歌鱼,扬州跨鹤,风味浅深君自知。 陈人杰《沁园春》 
- 
53更有不凡风味,付调羹仙客。 曾颜《好事近》 
- 
54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 周密《绣鸾凤花犯・花犯》 
- 
55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 王沂孙《天香》 
- 
56叹风味尊前,潇洒如旧。 唐艺孙《桂枝香》 
- 
57纤手香橙风味,有人相忆。 唐珏《桂枝香》 
- 
58香入蜂须,蜜房风味应别。 张炎《华胥引》 
- 
59秋娘风味在,怎得对银生笑靥。 黄子行《西湖月》 
- 
60少年风味,拈花弄蕊,爱香怜色。 黄子行《西湖月》 
- 
61恨无好语,何郎风味,定教谁说。 无名氏《雨中花・夜行船》 
- 
62全是一般,风味花中最轻妙。 无名氏《绛都春》 
- 
63疑是佳人薰麝月,起来风味入怀浓。 无名氏《浣溪沙》 
- 
64宜霜宜雪精神,没些儿、风味减旧。 无名氏《玉楼人》 
- 
65风味天然酝酿。 无名氏《西江月》 
- 
66这般风味凭馨香,怎教桃李同时节。 无名氏《踏莎行》 
- 
67不耐恼人风味。 向子《清平乐》 
- 
68古往今来,风味须才调。 韩《点绛唇》 
- 
69久後一般风味,问几人知得。 黄庭坚《好事近》 
- 
70爱他风味似吾人。 无名氏《菩萨蛮》 
- 
71竹林风味正相联。 张伯寿《临江仙》 
- 
72爱他风味似吾人。 黄人杰《虞美人》 
- 
73林间风味,别人难比。 霍安人《感皇恩》 
- 
74触拨暗香动,风味欲愁谁。 向子《水调歌头》 
- 
75恼人风味恰如梅,倚醉腰肢全是柳。 向子《玉楼春》 
- 
76流霞麟脯,难老洛滨风味。 张元干《感皇恩》 
- 
77梦草银钩,灿花珠唾,是素来风味。 张元干《醉蓬莱》 
- 
78天生几种香,风味因花见。 张元干《生查子》 
- 
79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 辛弃疾《水调歌头》 
- 
80一再人来风味恶,两三杯後花缘熟。 辛弃疾《满江红》 
- 
81重来花下醉也,不减旧时风味。 晁端礼《玉叶重黄》 
- 
82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晁补之《水龙吟》 
- 
83惟有许飞琼,风味依稀近。 晁补之《生查子》 
- 
84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晁补之《临江仙》 
- 
85个人风味。 张耒《减字木兰花》 
- 
86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周邦彦《花犯》 
- 
87老来风味难依旧。 周邦彦《蝶恋花》 
- 
88江南风味依然在,玉貌韶颜。 周邦彦《丑奴儿・采桑子》 
- 
89管交风味还胜旧。 周邦彦《蝶恋花》 
- 
90玉觞正风味好,对幽香、堕蕊且消忧。 吴则礼《木兰花慢》 
- 
91尊前风味不胜清,赋白雪、幽兰调。 王安中《一落索》 
- 
92却怪老来风味减,半酣易逐愁醒。 叶梦得《临江仙》 
- 
93不自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 万俟咏《蓦山溪》 
- 
94莫笑衰容双鬓改,自家风味依然。 朱敦儒《临江仙》 
- 
95风味犹相似。 朱敦儒《蓦山溪》 
- 
96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 朱敦儒《感皇恩》 
- 
97仙家风味何曾减。 朱敦儒《渔家傲》 
- 
98一时风味更萧然。 周紫芝《鹧鸪天》 
- 
99依稀雪梅风味,似孤山尽处,马上烟村。 周紫芝《汉宫春》 
- 
100玉人风味似冰蟾。 吕渭老《小重山》 
- 
101山矾风味木樨魂。 张《眼儿媚》 
- 
102麴生风味有谁知。 李纲《江城子》 
- 
103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李清照《瑞鹧鸪》 
- 
104实是旧时风味、老难忘。 吕本中《虞美人》 
- 
105使君风味如新月。 吕本中《菩萨蛮》 
- 
106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吕本中《踏莎行》 
- 
107与人风味长。 向子《更漏子》 
- 
108同盘风味,合欢情思,不管星娥猜妒。 向子《鹊桥仙》 
- 
109梢头青子,异时风味甚别。 李久善《念奴娇》 
- 
110横斜带月,又别是、一般风味。 赵耆孙《远朝归》 
- 
111别是出尘风味。 蔡伸《西江月》 
- 
112年少偏娇,髻多无力,恼人风味。 胡仔《水龙吟》 
- 
113王孙风味最难忘。 张元干《临江仙》 
- 
114烛外尊前满眼春,风味年年在。 张元干《卜算子》 
- 
115个中风味更难忘。 张元干《浣溪沙》 
- 
116恼人风味冷香中。 张元干《浣溪沙》 
- 
117素馨风味,碎琼流品,别有天然处。 张元干《青玉案》 
- 
118有人风味胜疏梅。 张元干《虞美人》 
- 
119那得个中风味。 王之道《宴桃源・如梦令》 
- 
120似於人、不胜风味。 杨无咎《水龙吟》 
- 
121毫端幻出,淡妆浓抹,可人风味。 杨无咎《水龙吟》 
- 
122对群花、领略风味。 杨无咎《水龙吟》 
- 
123知是仙宫,出应亨期,因识前修风味。 杨无咎《选冠子》 
- 
124无穷风味,乍可蜂莺占。 杨无咎《蓦山溪》 
- 
125这些风味,自家领略,莫与傍人说。 杨无咎《御街行》 
- 
126个中风味谁知。 杨无咎《柳梢青》 
- 
127针线倦拈,帘帏低卷,别般风味。 杨无咎《柳梢青》 
- 
128留取无双风味在,真是琼英。 仲并《浪淘沙》 
- 
129岁寒风味,黄花尽处,密雪飞时。 黄公度《朝中措》 
- 
130好风味。 曾协《祝英台・祝英台近》 
- 
131山矾风味更梨花。 赵彦端《朝中措》 
- 
132小园幽事,中都风味,斗草分香依旧。 赵彦端《鹊桥仙》 
- 
133论诗说剑,尊前风味,天巧却容人觑。 赵彦端《永遇乐》 
- 
134旧日文章,如今风味浑如许。 赵彦端《绛都春》 
- 
135再煮银瓶,试长松风味。 王千秋《醉蓬莱》 
- 
136汤斟崖蜜,香浮瑞露,风味方回。 曹冠《朝中措》 
- 
137藉甚声名,难忘风味,何日重倾倒。 管鉴《念奴娇》 
- 
138天涯重见,向人风味如昔。 管鉴《念奴娇》 
- 
139此时风味许谁知。 吴儆《浣溪沙》 
- 
140少年莫笑老人衰,风味似平昔。 陆游《好事近》 
- 
141尊前风味谁能敌。 姜特立《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