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炉烟的宋词词句
描写炉烟的宋词词句。
描写炉烟的宋词词句
炉烟[lú yān]
释义:
1
南朝梁简文帝《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台。”
2
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3
庐山香炉峰的云气。借指香炉峰。
4
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5
指炉火。
列表:
- 
1饮散玉炉烟袅。 柳永《两同心》 
- 
2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 晏殊《浣溪沙》 
- 
3炉烟起。 晏殊《点绛唇》 
- 
4画堂今日嘉会,齐拜玉炉烟。 晏殊《诉衷情》 
- 
5透一点、炉烟暝。 杜安世《端正好》 
- 
6花屏一点炉烟暝。 杜安世《渔家傲》 
- 
7罗帏翠屏空,风微动、玉炉烟飐。 杜安世《菊花新》 
- 
8帘幕轻寒,引炉烟袅袅。 韦骧《醉蓬莱》 
- 
9恨隔炉烟看未真。 晏几道《采桑子》 
- 
10玉炉烟重香罗浥。 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 
11烂银袍拂禁炉烟。 张孝祥《浣溪沙》 
- 
12烘晴昼,炉烟馥。 李处全《满江红》 
- 
13醉去黑甜一枕,炉烟袅、花影斜晖。 李处全《满庭芳》 
- 
14帝殿宝炉烟未熄。 吕胜己《谒金门》 
- 
15龟甲炉烟轻袅。 赵长卿《夜行船》 
- 
16醉衾不暖炉烟湿。 石孝友《醉落魄・一斛珠》 
- 
17端门发钥,御炉烟暗,宫花影覆。 石孝友《水龙吟》 
- 
18归来满袖玉炉烟。 程《西江月》 
- 
19帘影筛金线,炉烟篆翠丝。 徐照《南歌子》 
- 
20炉烟半袅屏山曲。 刘镇2《踏莎行》 
- 
21兽炉烟动彩云高,秋声拍碎红牙板。 严仁《归朝欢》 
- 
22帘底蕙炉烟薄。 张辑《花自落・谒金门》 
- 
23锦字机寒,玉炉烟冷,门外乱山无数。 许《夜行船》 
- 
24兽炉烟重火半焦。 翁元龙《恋绣衾》 
- 
25火初温、翠炉烟细。 李彭老《天香》 
- 
26炉烟销篆碧。 曹《瑞鹤仙》 
- 
27看取断云来去、似炉烟。 刘辰翁《虞美人》 
- 
28袖炉烟冷帐云宽,倩倩倩、先温被。 仇远《一落索》 
- 
29来岁寿卮酒,应醉御炉烟。 翠微翁《水调歌头》 
- 
30炉烟袅,惟愿年年,使君常驻熊轼。 无名氏《万年欢》 
- 
31兽炉烟断,残烛照庭帏。 无名氏《满庭芳》 
- 
32朝朝香火篆炉烟。 崔敦礼《鹧鸪天》 
- 
33琼筵镇起,金炉烟重,香凝锦幄。 无名氏《抛球乐水龙吟令・抛球乐》 
- 
34炉烟袅。 黄庭坚《玉女摇仙佩》 
- 
35香润炉烟透。 李鼐《一井金》 
- 
36两两台符映昴躔,南熏披拂寿炉烟。 徐叔至《鹧鸪天》 
- 
37兽炉烟袅水沉烟。 高伯达《鹧鸪天》 
- 
38来岁寿卮酒,应醉御炉烟。 华岳《水调歌头》 
- 
39香袅御炉烟。 汪元量《太常引》 
- 
40炉烟不断腾金兽。 李朝卿《玉楼春》 
- 
41绮罗丛里,百和炉烟祝愿。 张元干《感皇恩》 
- 
42强拨炉烟。 张元干《减字木兰花》 
- 
43雁炉烟里,罩一段、照人清气。 晁端礼《上林春・一落萦》 
- 
44炉烟袅。 晁端礼《玉女摇仙佩》 
- 
45润拂炉烟,寒欺酒力,低压管弦声沸。 晁端礼《喜迁莺》 
- 
46纨扇风轻,薰炉烟断。 晁端礼《踏莎行》 
- 
47馥绣幄、麝炉烟袅。 晁端礼《惜双双・惜分飞》 
- 
48窗外炉烟似动,开瓶试、一品香泉。 秦观《满庭芳》 
- 
49绣阁华堂嘉会,齐拜玉炉烟。 米芾《诉衷情》 
- 
50炉烟微度流苏帐。 贺铸《菩萨蛮》 
- 
51正梦断,炉烟袅,参差疏帘隔。 晁补之《归田乐》 
- 
52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 晁补之《生查子》 
- 
53宫花头上,御炉烟底,常日朝回早。 晁补之《青玉案》 
- 
54炉烟未断蛛丝满。 陈师道《菩萨蛮》 
- 
55香炉烟袅。 陈《减字木兰花》 
- 
56满怀明月冷,炉烟细。 毛滂《感皇恩》 
- 
57托炉烟。 葛胜仲《诉衷情》 
- 
58玉殿寒轻,金徒漏永,瑞炉烟袅。 葛胜仲《醉蓬莱》 
- 
59入户不如飞絮,傍怀争及炉烟。 张生1《雨中花慢》 
- 
60流芳肯逐炉烟断。 王之道《蝶恋花》 
- 
61炉烟浥浥。 高观国《霜天晓角》 
- 
62炷炉烟。 吴文英《江神子・江城子》 
- 
63西阁夜初寒,炉烟轻袅。 李纲《感皇恩》 
- 
64背窗雪落炉烟直。 李清照《菩萨蛮》 
- 
65入户不如飞絮,傍怀争及炉烟。 任《雨中花慢》 
- 
66晴窗睡起炉烟直。 王之道《菩萨蛮》 
- 
67鸳瓦霜浓,兽炉烟冷,琐窗渐明。 曹勋《四槛花》 
- 
68垂绅正笏,炉烟不动,宸廷闲燕。 曹勋《水龙吟》 
- 
69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孙道绚《清平乐》 
- 
70舞鸾翔凤,犹带御炉烟袅。 史浩《感皇恩》 
- 
71索句濡毫云阁里,清坐袅炉烟。 仲并《武陵春》 
- 
72团团歌扇疏,整整炉烟袅。 洪适《生查子》 
- 
73但隔炉烟屡凝睇。 王千秋《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