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和羹的宋词词句
描写和羹的宋词词句。
描写和羹的宋词词句
和羹[hé gēng]
释义:
1
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
2
喻宰辅之职。
列表:
-
1
睢社朝京非远,正和羹、民口渴盐梅。
张先《喜朝天・踏莎行》 -
2
不为藉我作和羹,肯放结子花狂。
刘几《梅花曲》 -
3
贵用在和羹,三春里、不管绿是红非。
曾巩《赏南枝》 -
4
和羹有待,恁时身到天阕。
李洪《念奴娇》 -
5
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朱熹《忆秦娥》 -
6
待飘花结子,和羹煮酒,还我山居送老。
吕胜己《瑞鹤仙》 -
7
好把芳心收拾取,与个和羹人说。
赵长卿《念奴娇》 -
8
暗香消尽,和羹心事谁表。
赵长卿《念奴娇》 -
9
和羹调味早归来,坐看取、蓬莱清浅。
赵长卿《鹊桥仙》 -
10
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
辛弃疾《鹧鸪天》 -
11
消息好,行看父子,和羹鼎鼐盐梅。
卢炳《汉宫春》 -
12
只怕和羹消息近,天未许,遂幽情。
卢祖皋《江城子》 -
13
梅蕴和羹心在,线添补衮工深。
张辑《木兰花慢》 -
14
青杏园林,朱樱酪酒,争似和羹雪後梅。
陈德武《沁园春》 -
15
好试和羹手段,向凤池春晓。
张榘《孤鸾》 -
16
功名做了,金鼎和羹,卷藏袍雁。
张榘《烛影摇红》 -
17
孤山好寻旧约,况和羹、用功宜早。
张榘《孤鸾》 -
18
待叶底、结青青,恰是和羹时节。
俞文豹《喜迁莺》 -
19
梅报南枝,一点和羹信。
刘子寰《醉蓬莱》 -
20
堪笑强说和羹,此君心事,指高山流水。
吴潜《酹江月・念奴娇》 -
21
休说和羹未晚,都付与、逋仙吟笔。
吴潜《暗香》 -
22
和羹事,风波恶。
吴潜《满江红》 -
23
想是和羹消息近,报与醉翁太守。
柴望《贺新郎》 -
24
都付与、和羹功成归去。
陈允平《瑞龙吟》 -
25
须信和羹未晚,岁寒聊自徘徊。
陈允平《木兰花慢》 -
26
想蕴藉、和羹风度。
刘埙《贺新郎》 -
27
酌公菊水来称寿,期公梅实去和羹。
留晚香《最高楼》 -
28
一点和羹意,来做生辰。
杨守《八声甘州》 -
29
金鼎和羹正待梅。
无名氏《头盏曲》 -
30
又岂知,渐结枝头翠玉,有和羹美。
无名氏《鼓笛慢・水龙吟》 -
31
休怪东君先留意,问他日和羹谁又强。
无名氏《洞庭春色・沁园春》 -
32
况此花高强,终待和羹,肯饶芳草。
无名氏《庆春泽》 -
33
调鼎鼐,试作和羹,佳名方显。
无名氏《双头莲》 -
34
结实用和羹,是真奇国宝。
无名氏《昼夜乐》 -
35
若是芳菲迅速,终与和羹,凤池仙馆。
无名氏《选冠子》 -
36
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谩折。
无名氏《望梅》 -
37
祝东风、吹作和羹未晚。
无名氏《月上海棠》 -
38
叶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无名氏《捣练子》 -
39
寄取和羹未晚,却免教攀折。
无名氏《西地锦》 -
40
且与从容,来岁和羹未晚。
无名氏《品令》 -
41
和羹端的禀天才。
无名氏《西江月》 -
42
谁道和羹芳信远。
无名氏《蝶恋花》 -
43
和羹终待手,金鼎自逢时。
无名氏《临江仙》 -
44
任他结实和羹,归仙馆。
无名氏《惜双双・惜分飞》 -
45
归去和羹未晚,劝行人休摘。
无名氏《孤鸾》 -
46
要待列、金鼎和羹,两两台星齐色。
无名氏《宝鼎现》 -
47
抖擞旧心情,一笑酬春,不羡和羹诏。
葛胜仲《醉花阴》 -
48
从今看,和羹大用,指日主三台。
无名氏《满庭芳》 -
49
要就升平滋味,待公来後和羹。
吴则礼《清平乐》 -
50
愿岁岁,看和羹梅绽,古阶槐绿。
林伯镇《喜迁莺》 -
51
和羹人物应时生,天上骑鲸生凤沼。
张时甫《玉楼春》 -
52
琳馆奉祠,金瓯覆字,和羹妙手还新。
张元干《望海潮》 -
53
心知办此和羹品,正为和羹国手谋。
廖行之《鹧鸪天》 -
54
寿潭更酌长生水,岁岁和羹入帝乡。
廖行之《鹧鸪天》 -
55
天教占了,百花头上,和羹未晚。
晁端礼《水龙吟》 -
56
想异时成实,和羹止渴,还应得路。
刘《宝鼎现》 -
57
寄驿人遥,和羹心在,忍使芳尘歇。
朱敦儒《念奴娇》 -
58
堪调鼎,烟雨,滋养待和羹。
李《满庭霜・满庭芳》 -
59
结成宝鼎和羹味,多谢东君。
何《采桑子》 -
60
枝头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开时。
李弥逊《十月桃》 -
61
雪中岂恨和羹晚。
张焘《踏莎行》 -
62
作楫和羹事了,归去骑箕尾。
王之道《好事近》 -
63
不许南州犹弭节,促归东府共和羹。
杨无咎《望江南・忆江南》 -
64
向游惟功行,和羹勋业,共传家世。
杨无咎《选冠子》 -
65
曾不解、和羹结子。
杨无咎《玉烛新》 -
66
藏白收香,空袖和羹手。
胡铨《醉落魄・一斛珠》 -
67
待到和羹,才明底蕴。
刘镇1《天香》 -
68
雪片深深梅著子,归路近,看和羹。
洪适《江城子》 -
69
殷勤自折早梅芳,调一鼎、和羹为寿。
韩元吉《鹊桥仙》 -
70
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朱淑真《念奴娇》 -
71
君看取,和羹事在,收功不负东皇。
曹冠《汉宫春》 -
72
待芳心结实,和羹鼎鼐,收功须别。
曹冠《水龙吟》 -
73
和羹信已通。
管鉴《阮郎归》 -
74
愿共作、和羹侣。
周必大《谒金门》